图/世界赛联
这个“金九银十”赛艇季,桑立辰很充实
从“很好”向“更好”奔赴,上海以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为目标,已发展出了既要有国际高能级赛事,也要有自主品牌赛事的“双轮驱动”模式。此番,无缝连接的2025赛艇世锦赛和上海赛艇公开赛(以下简称“上艇”),就是双赛联动谱佳话。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老友含量”高达70%
完美契合好宴不怕晚
当你在本届赛艇世锦赛足够专业、足够精彩、足够热烈的氛围中,感受到高达70%的“老友含量”时,那句老话“好宴不怕晚”与此刻真是完美契合了。
“其实早在2017年时,上海就成功申办到了2021赛艇世锦赛,后来那届赛事因为疫情而没办成。现在回头想想,赛艇世锦赛虽然晚了四年才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但结果和反响却是更好了。”作为中国赛艇界的“老法师”,李建新在本届世锦赛组委会内担任赛事竞赛主任,有着足够专业也足以洞察的视角。
在李建新看来,虽说上海是中国赛艇运动的发轫地,故事的起笔之处可追溯到1852年,但直到上艇问世后的近五年,申城才开始展现出令世界瞩目的“划速”。
而在对本届赛艇世锦赛和上艇“两手抓”的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这里,记者则是了解到了更多相关数据。该公司既参与了2025赛艇世锦赛的承办工作,也是上艇自创办以来一贯的赛事运营方。
“虽然还没有最精确的统计,但在本届赛艇世锦赛的比赛现场,大约70%都算老朋友。”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口中的“老朋友”,是指曾以各种身份参与上艇的人,裁判、选手、教练、领队、志愿者、注册观众等都算在其中。和李建新一样,朱骏炜也认为赛艇世锦赛虽说是晚了四年才“花开申城”,但专业度更高,氛围更好,反响也更佳。“上海赛艇运动的基础人口和市场化运作的俱乐部,在近五年里有了长足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土壤’不一样了。”
朱骏炜分享了一组上海的赛艇数据作对比,2021年(上艇创办元年)和2025年成为明显的对照组。“2021年,申城的赛艇注册俱乐部数仅三家,注册人数是两位数,现在发展到了20多家俱乐部,注册人数也变成了四位数。增幅还是明显的。”
记者在本届赛艇世锦赛的现场工作了几日,确实也见到了好些熟人。往竞赛区域走走,记者刚好看到了担任航道裁判的周意男。退役之前,他是中国赛艇队的运动员,退役后则转型为教练,参与并见证了同济大学赛艇队从无到有、继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上艇的航道上,周意男和他所带领的这支高校赛艇队,也是记者年年都会打招呼的老朋友了。
同样在本届赛艇世锦赛上担任裁判的,还有上海科技大学赛艇队的主教练李响。“我们学校的赛艇队是2021年组建起来的,当年就参加了首届上艇高校组的比赛。”既要做好赛艇世锦赛的裁判工作,又要牵挂校队的上艇备战,李响这阵子成了大忙人。
论“如何打一场有准备之仗”,上海在2025赛艇世锦赛上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上艇调整赛期 共话“艇力同聚”
往届上艇的赛期都在双休日,这回却有些不同,安排在了非常规周末时段的10月2日和10月3日,倒是赛会历史上第一次与国庆长假有了交集。据了解,如今这版正式的赛期其实是调整后的结果,为的是便于赛艇世锦赛的选手们双赛联动,与上艇共谱“艇力同聚”的佳话。
“艇力同聚”和“Rowing to the world”,这是2025上艇中文和英文版本的赛事口号。因为与首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举办的赛艇世锦赛实现了双赛联动,众多国际顶级队伍有了先竞逐世锦赛继而转战上艇的机会。所以,本届上艇在组别设置方面,以世界超级精英组取代了原本的精英组,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国际化水平和竞技含金量。而为了给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们创造好双赛联动的条件,上艇也是花足了心思。
“经过之前四年的办赛实践,上艇的常规赛期渐渐稳定到了每年9月的中旬或者下旬。今年因为有赛艇世锦赛这个特殊因素,所以上艇调整到了10月初举办,原计划是10月4日和10月5日两天,还是放在周六和周日,既让两项赛事‘背靠背’,也留够转场时间。不过最终,考虑到参加赛艇世锦赛的国际队伍日程非常紧密,为了便于他们参赛,经过充分讨论,就把赛期提前到了10月2日和10月3日。”上艇赛事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分享了这段幕后细节。
上艇世界超级精英组,这回就是要让观众们更加大饱眼福。男子八人艇项目,多年来澳大利亚队始终稳居世界一流,波兰队则是欧洲新锐势力的代表。女子八人艇项目,美国队是这条赛道上的传统标杆,不过技术全面的澳大利亚队同样握有机会。男子单人艇项目,同为奥运奖牌得主的斯特凡诺斯·恩图斯科斯和亚乌赫尼·扎拉特,他们两位将把赛艇世锦赛上的强强对决一路延续到上艇。另外,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波兰、立陶宛等多国的世界排名前列选手,也会来到苏州河上再战风云。
这回国庆长假叠加了中秋节,所以对大众来说,假期是从10月1日持续到10月8日。说到上艇第一次在长假期间举办,朱骏炜对协同办赛的各个方面都表达了谢意。“在国庆期间,在上海这么城市核心的地段来办赛,很多参与方的工作量都会超过往年。所以,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2025年,为了配合赛艇世锦赛的举办,上艇首度邂逅国庆档,那么在展望未来时,这项申城自主品牌赛事的赛期会否就此“搬家”呢?朱骏炜透露,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的上艇应该还是会和大家相约9月。“世界赛联的赛历,节日大人流量情况下的办赛评估,还有投入成本等方面,综合以上考虑,9月办赛还是现有条件下最好的选择。”
先当观众再当选手 双赛过足瘾!
从9月下旬到10月初,赛艇世锦赛和上艇的双赛联动,为这个项目的爱好者们提供了发挥空间。比如,有些人的选择就是——先到赛艇世锦赛的观众席上一饱眼福,然后再以选手身份参加上艇。
2020年,桑立辰(Alex Sanches)从巴西来到中国发展,上海成了他的常住地。从大学时代就喜欢上赛艇的桑立辰,他抵沪后的一大困扰曾是没能马上找到适合继续练赛艇的俱乐部,不过等到次年,情况就好转了。“2021年是重要的一年,我先是找到了俱乐部,还受邀担任教练,后来上艇也办起来了。”
目前,桑立辰既是黄浦兄弟船厂赛艇俱乐部的主管和教练,也是一位赛艇文化推广人。“赛艇除了可以比速度,还能在走进校园、走进企业,帮助更多残障人士去更好生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回,桑立辰就是先到赛艇世锦赛上当了一回热情观众,“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世锦赛”,此后就要转去上艇继续参加俱乐部组的较量了。
观众看台附近的嘉年华区域,里面有餐饮配套,有赛事纪念品销售,也有互动体验服务。在一处名为“汗水世界”智能平台的展示帐篷前,记者就见到了即将第四次参加上艇俱乐部组比赛的邱智凌。他的身份挺多元:是上艇选手和世锦赛观摩者,是上海SDBC赛艇俱乐部的负责人,同时还牵头着一个国产陆上划船机智能平台的项目。“今年上艇‘高校之王’陆上划船机环节的比拼,我们的智能平台也会在其中提供助力。”
还有几位记者认识的、常会参加上艇的爱好者,这回他们没来得及去现场观摩赛艇世锦赛,而是对它保持着线上关注。“我们组队去西班牙参加世界赛艇大师赛了,感觉收获超多,这才刚回上海。赛艇世锦赛的水平很高,很精彩,可惜时间上错过了。接下去的计划就是直奔上艇。”张野分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