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摄影 李一平
昨晚,2025赛艇世锦赛刚在地处外滩核心段的海鸥丽晶酒店内举行了闭幕式,一天之后的今夜,在距离该酒店仅500米远的乍浦路桥上,2025上海赛艇公开赛(以下简称“上艇”)即将迎来启幕时刻。展望这项申城自主品牌赛事的未来,“走向国际”和“学履不停”应是此刻最富感染力的两大关键词。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上艇迎跃升契机 或成全球独一无二
今年的上艇即将启幕,而关于赛事在未来如何更上一层楼,也已迎来重磅“剧透”。在2025赛艇世锦赛于昨晚举行的闭幕式上,有一个信号被透露了出来:上海正与世界赛艇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赛联”)展开交流讨论,双方希望打造出一项契合申城特质、专属于上海并且是在城市景观河道上举行的赛艇大赛。
据了解,这个利好信号的背后,既有世界赛联对本届赛艇世锦赛的充分肯定,也饱含了它对上海的殷殷期待:既希望为这座世锦赛办赛之城留下宝贵遗产,也希望在赛艇运动发展的新篇章里,上海能愈加释放能量、绽放光彩。
在这一信号被释放出来的三天前,在本届赛艇世锦赛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世界赛联主席让·克里斯托夫·罗兰和执行主任文森特·盖拉德,他俩在接受采访时其实已提前透出口风。面对“世界赛联在本届赛艇世锦赛后是否会与上海继续合作”的提问,这两位都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
“世界赛联和上海非常默契,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的合作。虽然还不方便透露太多,此后会有正式的发布,但我们都认为赛艇运动在上海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会有光明的未来。”世界赛联主席让·克里斯托夫·罗兰当时是这么说的。作为世界赛联的执行主任,文森特·盖拉德对此还做了一些补充。“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一段与(本届赛艇世锦赛)组委会走过的富有成效的历程,包括上海政府部门,以及和我们已相识四年的东浩兰生公司……我们正在讨论未来的计划。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希望成为上海的一部分。”
在经历了昨晚的重磅官宣后,围绕上艇的发展前景,答案的轮廓已经浮出水面。接下去,大家就是需要更多一点耐心,然后看看上艇会在未来创造怎样的惊喜吧。
“这一乘船入场的设计,既借鉴了去年巴黎奥运会的那场开幕式,也是部分复刻了上艇的竞赛路线……”
上艇尝鲜夜景开幕
游船与光影齐添彩
上艇的办赛历史不算长,今年才是第五届,但它的美图“名场面”却已留下了不少。而等到今晚,赛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申城夜景元素终于也要来锦上添花了。
昨晚,2025赛艇世锦赛在位于外滩核心段的海鸥丽晶酒店内举行了闭幕式,一天之后,在距离该酒店仅500米远的乍浦路桥,2025上艇即将迎来启幕时刻。这两项赛事堪称无缝的连接,让申城赛艇大赛的热度第一次走入了国庆假期。与往届总把开幕式放在首个比赛日的做法不同,2025上艇将这一重要环节给前置了:今年的赛期是10月2日至3日,开幕式则被安排在了9月29日的晚上,也就是今晚。
据记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乍浦路桥、苏州河游船、静安国际光影展、水陆空联动——这会是本次开幕式的四大关键词。
今晚,参加上艇的运动员代表和世界赛联的部分官员会在四行仓库码头集合,然后登上被装点了上艇元素的游船,他们沿苏州河而下,最终抵达举办开幕式的乍浦路桥附近。“这一乘船入场的设计,既借鉴了去年巴黎奥运会的那场开幕式,也是部分复刻了上艇的竞赛路线。本项赛事的4.2公里追逐赛,是从静安国际中心旁的苏州河水域出发,而从四行仓库到乍浦路桥的那一段,正被包括在上艇的这4.2公里路线内。”上艇赛事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介绍道。
在游船自西向东行驶的过程中,这些船上的代表和嘉宾不仅能怀着即将见证上艇开幕的好心情,欣赏苏州河两岸、外滩及陆家嘴的夜景,而且还能感受到——被加入了绝对限量版赛艇元素的静安国际光影展的魅力。据了解,本届上艇是与第三届“闪亮·上海”静安国际光影展亲水平台苏河光映厅实现了梦幻联动,今晚会呈现流光溢彩的“流光竞渡·梦启苏河”。
行驶于城市母亲河苏州河上的游船,在乍浦路桥桥面上举行的正式仪式环节,腾空而起的无人机队列,在水陆空多元素的联动下,2025上艇即将开桨。
谁是“高校之王”? 比拼全面升级
谁是上艇的“高校之王”?围绕这项荣誉,今年的比拼迎来全面升级,将更加硬碰硬。
此番,同济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这11所高等学府的赛艇骄子,将参与上艇高校组的比赛。与此同时,它们中的九家还报名竞逐今年“高校之王”的荣誉。
今年上艇的赛期是10月2日至3日,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但其实在9月30日的16点到17点30分,在临近苏州河的一处室内场地,那里会率先进行“高校之王”线下陆地划船机竞赛。在上艇“高校之王”的较量中,向来是总积分最高的队伍赢得荣誉。去年,“高校之王”的积分配比是线下上艇竞赛占50%,线上文化推广赛占30%,还有20%则要看各高校队伍后援团的发挥了。今年,这部分规则迎来升级:线下上艇竞赛的积分占比仍旧是50%,而另外的半壁江山就取决于9月30日举行的线下陆地划船机竞赛。
通过对此次部分高校参赛队的采访,记者发现,大家对这一升级持比较欢迎的态度。更加公开透明,更加比拼赛艇硬实力,同时,无论是在苏州河上竞赛还是比拼陆上划船机,不少参赛队员都表示,“全程亲身参与,体验感更足了,也更有干劲。”
高校与赛艇,这两者间诞生过不少珠联璧合的佳话。比如,在提及赛艇竞逐时,不少人脑海中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没准就是牛津剑桥对抗赛。如今,随着上艇年复一年地稳定举办,它的影响力不仅拂及本地高校,还传向了更远的地方。
首迎海外劲旅
青少年布局渐生效
“上艇在多个维度上向国际靠拢,青少年组当然也不例外。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一支青少年国际强队,相信随着上艇赛事品牌的打造,未来还会有更多海外来客。”
自2023年至2025年,从一开始只参加表演赛,到如今参赛学校数量持续“做加法”,小队员们的本领明显看涨,今年还迎来了赛会历史上的首支海外青少年劲旅——以青少年组的设立为原点,上艇“少年强则项目兴”的布局已渐渐收获成效。
去年是上艇将青少年组作为正式竞赛组别的第一年,当时的参赛学校有五所,分别是上海中学、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市世外中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今年,声名渐起的上艇青少年组变得愈加热闹,参赛学校数量从五所增加到了九所,除了已拥有上艇经验的五位老朋友外,新添了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民办协和双语学校,而最后的第九所学校则是——加拿大瑞得利学院。
瑞得利学院在北美赛艇界享有一定声名,该校的赛艇传承已跨越百年。“上艇在多个维度上向国际靠拢,青少年组当然也不例外。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一支青少年国际强队,相信随着上艇赛事品牌的打造,未来还会有更多海外来客。”上艇赛事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介绍道。
除了在国际化方面迈进一步,今年的上艇青少年组还有了竞赛体系上的重要升级:在保留男子四人双桨项目的基础上,将原有男女混合四人双桨项目调整为女子四人双桨项目,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进一步接轨国际。
在朱骏炜看来,此番竞赛体系的升级来得水到渠成。“哪怕只跟去年比,这几所参赛学校的队员整体实力都有提高,所以在竞赛安排上,我们就有了更多空间。而像今年新加入进来的三所沪上学校,都是校方主动来跟组委会接触,表达了希望能参加青少年组的愿望。”
少年强则项目兴。因为有了上艇这张城市体育名片,赛艇运动进入了更多有条件将它纳入校园体育的沪上学校的视野,而等校队起步后,这项家门口的赛事又成了孩子们接触赛场的首选。循环往复,申城的赛艇土壤就被渐渐培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