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年少担重任,青春不停拍 中国大满贯多维度升级,乒协锚定双重使命 狭长灯影共,师徒并肩行
第A09版:乒乓 2025-09-29
WTT中国大满贯,周恺师徒共述温情——

狭长灯影共,师徒并肩行

程超

28日,WTT中国大满贯正赛阶段正式开打。中国队一共有8名女运动员和5名男运动员出战单打比赛,最终结果为9胜4负。

外协会选手中,雨果、林昀儒、西蒙、林德、安宰贤等均顺利闯过首轮关,最大冷门来自于世界排名第62位的中国台北选手冯翊新以3比0淘汰了世界排名第8的德国选手杜达。

当中国大满贯正赛的聚光灯尚未完全点亮,资格赛的赛场已上演无数次力与美的较量。这场在中国主场举办的顶尖赛事,不仅让巨星们绽放光芒,更给了许多像周恺、杨屹韵这样的未知名选手站上国际赛场、积累实战经验的宝贵机会。然而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在资格赛与正赛的赛场内外展现得淋漓尽致。总有一方要带着遗憾离场,可当人群散去,陪伴在运动员身边、帮他们复盘得失、梳理成长方向的,永远是默默守护的教练员,那些失利后师徒共同讨论比赛的背影,格外动人。

特派记者 程超 发自北京

距离中国大满贯正赛开幕仅剩一天,资格赛最后一轮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选手周恺与印度选手安库尔·巴塔查吉的对决,是周恺在资格赛中第二次经历五局大战,此前他在第二轮便凭借顽强毅力在决胜局8比10落后的情况下完成逆转。而这一次,比赛进程跌宕起伏,双方比分交替上升,攻防转换间尽显乒乓运动的极致魅力。尤其是决胜局,当巴塔查吉拿到赛点时,周恺没有丝毫退缩,连续挽救多个赛点,让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一次次响彻场馆,胜利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可竞技体育的残酷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的分毫之差,巴塔查吉在最后几分的处理上更为果断坚定,最终拿到正赛入场券。

比赛结束后,周恺没有来到混采区,而是径直走向体育馆出口,准备返回酒店。就在场馆外那条被昏黄路灯照亮的小路上,周恺和主管教练陈振江并肩缓慢踱步,开始复盘这场惜败的比赛。不到100米的路程,他们走得格外缓慢,走走停停。有时陈振江会停下脚步,伸出手比划着比赛中的战术动作;有时两人会陷入短暂的沉默,周恺低头沉思,而陈振江则耐心陪伴在旁,等待他梳理思绪。路灯的光线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从灯光深处缓缓走来,又慢慢消失在夜色中。这抹背影里,没有失利后的指责,只有专业的指导与温暖的陪伴。

回顾周恺的国际赛场征程,上一次身披国字号战袍参赛,还要追溯到去年的中国大满贯。过去一年里,他的参赛轨迹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更多时候活跃在国内联赛的赛场,为了积累更多实战经验,还曾远赴埃及参加当地的职业联赛。无人知晓他未来的职业生涯将迎来怎样的调整与机遇,但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在赛场上的全力以赴。

同样的温暖场景,也发生在年轻的削球手杨屹韵身上。在此前的资格赛中,杨屹韵一路过关斩将,连闯三关,首次站上了中国大满贯正赛的舞台。对她而言,这本身就是一次突破。可正赛的考验来得更为严峻,在首轮对阵印度选手斯莉嘉・阿库拉的比赛中,她以0比3遗憾告负。后者世界排名第42位,其特殊的颗粒打法本就对削球的旋转有着天然克制。比赛中,杨屹韵明显有些着急,没能完全静下心来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比赛结束后,杨屹韵没有立刻离开场馆。在场馆出口处,被汗水打湿的发丝凌乱地散落在额头,眼神透露着失落与不甘。她的主管教练李大成走到她身边,一边比划着比赛中的关键回合,一边耐心分析着她在战术选择与节奏把控上的问题。20多分钟的复盘时间里,师徒二人在人来人往的通道处,背影显得既落寞又坚定。

在竞技赛场,球迷习惯了为胜利欢呼,为顶尖选手喝彩,却常常忽略了像周恺、杨屹韵这样在资格赛与正赛首轮奋力拼搏的未知名选手。他们或许没有耀眼的成绩,没有众多的粉丝,但他们同样怀揣着乒乓梦想,在赛场上拼尽每一分力气。而中国大满贯的举办,恰恰为这些选手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感受大赛氛围,积累实战经验。

更让人动容的是教练员默默陪伴的身影。当比赛胜利时,他们会提醒队员保持清醒;当遭遇失利时,他们则会第一时间与队员并肩复盘,帮他们找到问题、重拾信心。那些并肩而立的师徒背影,不仅见证着运动员的成长与蜕变,更诠释着竞技体育的另一重魅力:除了残酷的竞争,还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温暖守望与执着坚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