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荣
10月3日,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四站)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击剑协会认证的A级赛事,这场顶级赛事不仅是全国击剑选手争夺积分、冲击国家队资格的关键舞台,更成为上海“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赛事规模创新高
文旅融合显成效
本次比赛是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首次来到上海。该赛事创办于2009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6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击剑俱乐部联赛。此次落地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赛事的参赛人数和设项均创历史新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600名运动员齐聚于此,竞逐7300余项个人赛和640余项团体赛,单站赛事总体量突破9300项次,再次刷新全国大众击剑赛事参赛规模纪录,为中国大众击剑发展标定了历史性坐标。
赛事的举办为上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赛场周边6公里内酒店预订量激增,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赛事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消费,预计总消费规模突破2000万元。主办方联合嘉定文旅推出“击剑+微缩景观”“击剑+汽车文化”主题套票,吸引了众多游客。上海汽车博物馆、大梦微城主题乐园等景点客流量同比增长25%。环球车享租车平台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外地选手租车订单量环比上升180%,“自驾观赛”成为新趋势。同时,主办方充分发挥展览中心的优势,安排22家击剑装备品牌入驻,有效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增长。
本站赛事作为全年四站分站赛的收官之战,与无锡、石家庄、江门形成“北南中”联动格局,有力推动了区域竞技水平的均衡发展。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四站)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击剑运动从专业竞技向大众参与、从赛事经济向城市能级提升的全面转型。近4600名“剑客”在上海的剑道上挥洒汗水,不仅为个人荣誉而战,更为这座城市的体育基因注入新的活力。
输送队员占国青队1/6
社会办训崭露头角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合作组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可以有效调动国家、社会、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培养优秀运动员,可以称之为“新型举国体制”。
击剑项目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蓬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俱乐部积极为中国击剑项目培养后备人才。在刚刚公布的中国击剑国家青年队名单中,就有六分之一的选手来自大众俱乐部。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峻燕表示,中国击剑协会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赛事积分体系,让各类击剑人才都能通过比赛涌现出来,并选拔进入各年龄段国家队进行集训和培养。本次联赛始于A级赛事,其下有B、C、D三个级别的赛事,其上有全国击剑锦标赛和冠军赛。运动员参加各级赛事取得名次即可获得积分,全年各项赛事积分前64名的选手可参加全国击剑锦标赛和冠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