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上海小阿姨”接地气、有腔调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2-06-15
凭一己之力改变“上海人形象”

“上海小阿姨”接地气、有腔调

范献丰

“上海小阿姨”其实是个“90后”,做过音乐老师,爱观察生活,擅长犀利点评。抖音牵线,她成了美ONE公司签约的第三位主播,前两位是李佳琦和“小助理”付鹏。“上海”标签和一语道破式“点醒风”,成了她的标志,她也意识到这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过去是去哪儿买,现在是跟谁买。”

在抖音上,她拥有500多万粉丝,已获近7000万点赞。她的抖音主页上,写着“真实真好真便宜”。

◆记者 范献丰

6月13日晚上10点,“上海小阿姨”还在直播间里忙碌。

这时主推的产品是一组沐浴产品。“上海小阿姨”和自己的伙伴们相当“豁得出”:男助理现场洗头,洗完把头发冲到镜头前,小阿姨从旁介绍:“看到没有,洗完用这条浴巾擦一擦,基本就半干了!国货做成这样,我不收钱也要推给大家。”直播中途,小阿姨对着产品啧啧称赞。

不过她今年“出圈”,是因为4月曾感染新冠。这个凭犀利吐槽赢得粉丝的上海年轻人,这一次因为乐观感性收获了更多人的喜爱,也引来了部分争议。

“做梦”发现感染主动联系居委

4月25日,“上海小阿姨”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告诉粉丝们自己“阳了”。

前一天晚上睡觉时,她觉得自己喉咙有点异样,做了个怪梦:“我梦到我是宫里的妃子,做错事情在被别人泼冷水,泼得刺骨的凉。”当时她觉得自己被子捂得很严实,依然冷得发抖。挣扎起来后又浑身燥热,于是抗原自测,结果显示“两条杠”。而前一天的核酸的结果显示为阴性。

她一边联系居委主动报告情况,一边把自己隔离在房间内。居委联系疾控部门上门复核,她表示“如果真的就乖乖去方舱”。

4月26日,向来“生龙活虎”的她第一次躺在床上更新了视频。“什么叫‘病来如山倒’,整个人骨头都要散架了,躺着也剧痛,只能蜷在床上。”即便如此,她还自嘲,“你们不是觉得我聒噪吗,这两天我安静了,你们要好好珍惜。”演员戴娇倩给她留言加油,她回复:“我一下子惊坐起!”后来退烧后嗓子又哑了,她还玩了《甄嬛传》的梗:“宝娟,我的嗓子!”

尽管症状缓和,但复核结果依然是阳性,“上海小阿姨”被转运至方舱。她几乎每天更新,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方舱生活。

进入方舱第二天,她就向网友介绍了自己的床:“我分到的是上下铺,但上铺不睡人;还有一种是敞开式。敞开式比较宽敞,但睡觉肚皮翻着有点害羞;上下铺虽然白天暗一点,但晚上有安全感。”她还拉着床铺上方的帘子说:“这是上一个康复者留下来的床单,我们消毒之后拿来当床帘,很有大学宿舍的感觉!”

“我身后这条路,像走在马路上一样的。”她拿着镜头带粉丝们“参观生活环境”,特意拍了一整排卫生间:“之前网上讲几千个人共用一个厕所,你们看看这里有多少厕所?我基本没有排队,而且打扫也干净。”随后她又拍了成排的独立淋浴间,空间不大但东西一应俱全,“不是挺方便嘛。”有方舱建设者留言感谢她“说出这一切”,她置顶回复“辛苦你们了!”

5月13日,从方舱回家且已过隔离期的“上海小阿姨”复阳了。“我怀疑老天是不是看我这么爱分享,特意让我把所有事情经历一遍,让我有素材可以拍啊?”但整个过程她依然配合:隔离期间未离开房间,核酸异常后主动配合居委和疾控部门。得到消息不具备传染性可在家休息后,她反思自己“可能因为得意忘形熬夜降低了抵抗力”:“作息规律,好好吃饭,多多喝水,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抵抗力下降。”

“凭一己之力

改变对上海人印象”

即使感染疫情住进方舱,“上海小阿姨”标志性的犀利吐槽和“一语道破”式发言风格一点没变。

“这么一点点时间把这里搞成这样已经很好、很了不起了好伐?娇气也要分场合时间的好伐?”有粉丝说,他们喜欢“上海小阿姨”,就是无论怎样的环境,她都能看到美好的一面。比如很多人担心方舱条件不好,她高兴的是自己分到的床单上有小熊图案;晚餐吃到带鱼,她开心“在家两个月没吃鱼了”。拍摄医护人员工作台时,她的金句来了:“人家用白衣天使的手来给我们当田螺姑娘,你嫌弃什么?”

5月初,“上海小阿姨”连续两次核酸阴性。出舱之前,她拍了视频感谢网友,也回应了各种问题。

有人问她“在方舱治疗要用多少钱”,她回答“没收过我一分钱好伐!”有人问她是不是方舱请来打广告的,她撇嘴“你自己看好不好”。还有人说她表情夸张,她说“我平时比现在嗤多了,戴口罩只能用眼睛讲话呀!”

“很多人质问‘为什么只讲好不讲不好’,也有人觉得‘没你说得这么好’。我觉得好与不好是很主观的事情,如果你不懂感恩不懂理解的话,你永远都不会满意的。”相比其他“无厘头”问题,“上海小阿姨”花了很多时间来讲自己拍摄视频的动机:“哪怕条件再简陋,都已经是别人拼尽全力付出努力的结果,而且每天还在不断改进。”

“上海小阿姨”强调,大家真正应该在意和感谢的是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还有方舱里有警察叔叔维护秩序,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转运途中,“上海小阿姨”穿了一个小时防护服,就觉得“喘不过气”:“但他们每天要穿满6小时,还要跑来跑去工作。我看到一个志愿者热到护目镜上沾满水汽了还在工作。”

5月20日这天,“上海小阿姨”收拾行李时找出一沓从方舱带回来的奖状。这些奖状是方舱志愿者们的,他们没办法从方舱带出任何东西,于是交给她保管。

她一张一张在镜头前展示:“我看着上面的名字,发现根本就想不起来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他们戴着很厚的口罩和护目镜。以后在路上遇到,我也认不出来,没办法表示感谢。他们知道自己付出再多也只是个无名英雄,还是义无反顾地帮助我们,甚至连唯一能够证明付出的奖状都没带走。今天我特别想对他们说,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你们对我们的付出和帮助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谢谢你们让上海充满了温暖和爱,这个‘520’属于你们。”

有外地网友留言说她是“一个凭一己之力改变我对上海人印象的女人”。

她回答:“其实大部分上海人和我一样。”

“李佳琦师妹”不止于带货

进入6月,上海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上海小阿姨”复工紧扣主题:以重新出门逛街为素材拍了美妆视频。

因为名号里带上了“上海”二字,“上海小阿姨”一直以来面对的争议,并不比这次疫情期间少。

她讲过自己在海外的经历:当时一群上海阿姨举着相机拍照却总找不到好角度,原本听到乡音格外亲切,主动说帮忙,“阿姨斜眼看我。”

除了一些外地网友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也不乏上海人批评她“坍台”,就连她在抖音发视频、开直播,第一批冲出来苛责她的也是上海人,说她“冒充上海人丢人现眼”。她连发“灵魂反问”:“上海人有什么值得冒充的?拍视频有什么丢人的?”为此她甚至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回击,亮出地址在黄浦区、310开头的身份证,用上海话说:“下趟勿要再帮我搞啦。”

“经历这些我特别能理解有些人对上海印象不好,特别清楚你们说的那些让你们体验很差的原因是什么,我感同身受。”不过,“上海小阿姨”的风格就是“反转”和“金句”:“我想说我身边好的上海人,比你们看到的不好的要多太多了,他们不仅热心仗义,也很拎得清很有分寸感。甚至因为人口比例,我们的外地朋友比上海朋友还要多。所以不要被网络上那些极端的例子一叶障目,他们不代表我们。”

如今她在公司鼓励下,自组团队创业,依然秉承从短视频开始就形成的一语道破式“点醒”风。不过为了毒辣点评经得起检验,她也坚持上“自己试过好用的产品”。媒体评价她和一众上海主播,“透着上海精致范,始于腔调,又不止于带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