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父母感叹:她用热爱成就自己 日夜嗨玩,水陆齐欢!
第16版:名人生活 2022-07-06
徐汇小囡陈芋汐世锦赛勇夺两金

父母感叹:她用热爱成就自己

图TP

图TP

当地时间6月27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2022国际泳联世锦赛跳水项目女子十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全红婵轮番上演“水花消失术”,最终,作为2019年光州世锦赛该项目冠军,现年16岁的陈芋汐领先全红婵0.3分夺冠,成功实现卫冕。7月1日凌晨,在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陈芋汐与全红婵搭档,又以“断层式”高分夺得冠军。

“两次世锦赛冠军感受完全不同。上次夺冠时,没有太多概念,经过世锦赛、奥运会大赛历练后,更加理解这样的金牌对我来说的意义。”十米台夺冠后陈芋汐说,她对自己表现仍不够满意,“比赛发挥并不完美,一套动作下来有些瑕疵。希望自己能发挥得更好,动作保持更稳定。”对于和全红婵单人十米台“神仙打架”紧咬的比分,陈芋汐表示并没有太在意分差,“我只想着动作要领,跳好我的动作。(我和全红婵)这种既是搭档,又是对手的感觉很难描述。我俩是良性竞争,有竞争才有前进动力。如果待在舒适区,就找不到下一个目标。”

2005年,陈芋汐出生在徐汇区,13岁时入选上海跳水队,后因表现出色入选国家队。在2019国际泳联世锦赛中,首次参赛的陈芋汐获得女子单人十米台冠军。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记录短片镜头中2017年时年仅11岁的她一头黄色的头发——这不是小姑娘偷偷去染发,而是因为在游泳池中长期浸泡后头发褪了颜色。面对高耸的跳台,她也曾难掩恐惧。陈芋汐的父亲陈健曾说:“我们知道体育有多么艰苦,最终还是她自己选择了这条路,未来也要靠她自己去坚持。”

除了“父亲”这一角色,陈健还是女儿的启蒙教练之一。陈健是徐汇区青少体校的体操教练;妈妈董春华年轻的时候也是体操运动员;祖父陈新熙是上海市前体操运动员。“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陪爸爸上班。她小时候身体也不太好,就想着给她练练体操锻炼身体,没想到被教练看中,教练说她每个动作做得都挺像样的。”董春华说,“但我还是希望她学习游泳,我觉得游泳是基本运动、生存的能力。”在超高的运动量下,需要重复上千百次的训练动作,有时候甚至一直都处于无氧运动的状态下,但陈芋汐自己很喜欢,“一路走来是她自己不放弃,我们做家长的比较心疼。”

陈健透露,女儿在徐汇区青少体校时期都是他亲自带教的。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则由余晓玲教练带教,从上海队带到了国家队,同吃同住同训练,堪称半个妈妈。“一路走来,她的教练们付出了很大心血。现在的我从父亲的角度关心她多一点。我会和她聊天,让她尽量放松,减缓训练压力。上海队也非常支持她,专门派了队医过去。”

这几年,在训练之外,陈芋汐主动学习文化知识。“她在奥运会之后,就自己上数学网课,买英文参考书,还将做出来的题目发给我们炫耀。最近这半年的文化课几乎都是她独立完成的,从爸妈督促她学习到她自主学习,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比赛场下的陈芋汐很爱聊天,出发前,她会说起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她还喜欢聊她养在家里的小金鱼,聊想吃上海的条头糕、橘红糕和面拖蟹等。”董春华说,“小孩子总是发散思维。她空了就会找我们视频,聊一些训练之外的事,这也有助于缓解她训练的压力。”目前,陈芋汐一直坚持上学,受疫情影响,她一边网课,一边自学。“我们主要是从大方向上培养她。我和她爸爸一直告诉她‘你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爸爸妈妈永远都支持你’。”

东京奥运会时,陈健夫妇就称赞女儿“小小肩膀担起了大责任”。如今一年过去了,“孩子正在快速地成长,思想也更加成熟了。”此次世锦赛,陈芋汐是带伤参赛。陈健表示,“赛后联系了才得知,她去布达佩斯的第二天腰部就拉伤了,可能怕我们担心,她一直没说。”

今年5月,董春华接到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通知,参加匈牙利世锦赛的签证需提供陈芋汐未满18岁的亲属公证和监护公证。“当时上海正处在静态管理期间,最终我们得到了徐汇区委、区政府,区公证处、区体育局、华泾邮局,徐家汇街道和上海市崇明运动训练基地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有机会让她顺利完成了世锦赛任务。”

如今,陈芋汐以两金的完美成绩结束布达佩斯之旅,她在微博平台上表示,“谢谢大家这一路上的帮助,一切终将成为过去式,接下来的日子里也要加油。”面对女儿的优秀和懂事,董春华倍感骄傲自豪,她说:“一路走来是她自己的坚持,她的热爱成就了她自己。”

综合新华社、上海徐汇、光明网、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