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声音 张帅自嘲“33岁老阿姨” 广告 莫言“打假”劝作者认领文章 “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
第08版:名人生活 2022-07-20

莫言“打假”劝作者认领文章

宗禾

图TP

“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写得挺好,没必要署我名字”“非我所作”“不是俺写的”……对于层出不穷的冒名“作品”,中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多次发微博澄清。7月11日,他又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莫言”发布了一篇题为《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的文章,其中的内容就是对网上一些署名为“莫言”的文章再次进行“打假”。

在文章中,莫言晒出了回复友人林泉的亲笔信:“你来信问网上流传的《酒色赋》是否为我的作品,我明确地告诉你,这不是我的作品。就像那首我认为写得很好的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不是我写的一样。我钦佩这些作者的才华,也为他们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说实话,我还收到过此诗被选入某大学教材后出版社寄来的一笔稿费,大概是四百余元。因此我希望此诗的作者赶快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同时也把稿费领回去。”

莫言在信中写道:“现代文学史上,靠一首诗成就诗人之盛名的例子很多,你这么好的诗寄在别人名下,在网络上流浪,实在是太可惜了。还有那首充满智慧的《我》,很多老年朋友都很喜欢。但遗憾也不是我的作品,我也衷心希望原作者速速把《我》认领回去,你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根本无须借助我的虚名。网上挂在我名下的诗词金句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例举。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岂不是便宜了我。”

莫言表示,“网上流传的我写给小崔的那两首诗也不是我的作品,在此也敬请原作者出来认领。还有诸如‘我只对两种人负责——我生的与生我的’等名言警句,均非我作,但有些人据此批评我的三观,对此我只有哭笑并叹息了。我前年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红唇绿嘴》,塑造了一个游弋在网络上的‘网鳄’形象,你得空时不妨一读。”

文章中,莫言还对一些谣传是其本人所写的文章和诗词金句,专门创作了短视频进行打假。视频中,莫言提到了假冒作品和一些诗词金句等。对于这些署名莫言的作品,他表示:“以上都不是我说的。——莫言”,并配上了“告辞”表情包。 宗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