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遗失声明 圆信永丰胡春霞:坚定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 中欧基金罗佳明掌舵,中欧丰泰港股通即将发行 “电”亮长三角,青年共赋力 广告 声音 曾凡一揭示科学之家的“遗传密码”
第08版:名人生活 2022-08-24
一家两代三位科学家闪耀上海科技节“科学红毯秀”

曾凡一揭示科学之家的“遗传密码”

曾溢滔(中)、黄淑帧(右)、曾凡一,一家人走上红毯 图 上海市科委

曾凡一三岁时,一家人在人民广场 图TP

8月20日,17位上海科技专家和“明日科技之星”代表走上红毯,拉开了2022上海科技节的帷幕。“科学红毯秀”让市民认识了一批在沪工作的优秀科技专家。

今年红毯秀“星光熠熠”,其中一家两代三位科学家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遗传学和分子胚胎学专家曾溢滔,他的爱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终身教授黄淑帧和他们的女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

早年在一次访亲时,曾溢滔曾经亲眼目睹一位母亲的困境:一个孩子因患有地中海贫血去世,而她还要为另一个同样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孩子来回奔波、苦苦支撑。这位母亲的痛苦对当时在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学习的曾溢滔触动很大,他下定决心要研究治疗遗传病的办法。后来,他认识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黄淑帧,两人一起走上了“一边科研,一边治病救人”的道路。

这个名副其实的“科学之家”,有着自由探索的家庭环境。母亲黄淑帧喜欢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女儿曾凡一出生后,夫妇俩鼓励曾凡一自由选择自己的爱好。直到发现女儿的科研理想后,父母开始“手把手”地支持她。曾凡一曾经说,在她还是一个“小小科学家”时,有一次做实验用滴管加样品不小心把样品点歪了,她很担心自己闯了祸被父母批评,但父母却和她一起认真观察实验结果,竟意外地据此解决了一个科研难题。这件事给曾凡一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懂得了有些科学发现源自偶然事件。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必须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善于观察和总结,学会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真相。”

曾溢滔院士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他发展了一整套基因诊断技术,率先在中国完成了多种常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之后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胚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以及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制等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黄淑帧教授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工程学的研究工作,在遗传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和干细胞等领域成绩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多篇,30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申请和获得了10项专利。

曾凡一教授更是“科艺双修”。她曾获1984年上海首届外国流行歌曲大赛独唱第一名。2005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成为该校第一位获得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曾凡一曾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建立人源性干细胞在山羊体内长期存活的嵌合体模型。2009年,她与中科院动物所周琪研究员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造”出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小小”,证明了iPS具有真正的全能性,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医学十大突破之一,并入选了200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一家人都从事遗传学研究,而且都取得了不俗成就,你们平时在家里经常探讨遗传学问题吗?”对于现场主持人的提问,曾凡一回答:“当然啊!从我小时候有记忆起,我们一家就经常谈论遗传问题,除了像别的父母和孩子那样说孩子像父母哪一方外,我们还会谈到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造成遗传病的代号,以及遗传病背后的哲学问题,如《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观点。”同为音乐爱好者,曾溢滔和太太、女儿也会讨论遗传密码与音乐的关系。“DNA的碱基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成就了一首首美丽的生命乐章。这就是遗传、基因和生命的美丽。”

谈到科学精神的家庭传承,曾凡一从小听父母讲述前辈们当年励志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故事,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攻克科学难关,这种精神值得一代代人传承和发扬。“我非常幸运,能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会自律,并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对于想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的家长,曾凡一建议,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比要求孩子从事某个职业更重要,不管未来做什么,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对世界的求知欲望,对人生的乐观向上态度都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科学家和孩子一样,都有惊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家长要善于挖掘和激发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潜力,让孩子们充分展现自己,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任何职业都可以发光发亮,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几十年走来,已是耄耋之年的曾院士和黄教授,仍然奋战在科研前线,他们的女儿也已成长为知名的科学家。“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好学严谨、敢为人先、乐观执着、善良博爱。”曾凡一说。

综合自新华社、上观新闻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