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指压下都穴治疗颈部扭伤 中欧财富:与客户一起成长 预防流感  可以“一喷搞定” 三大症状  识别脑卒中 柿子味美莫贪食 你听说过“夫妻癌”吗? 秋冬护肤要诀 电磁导航  打通患者“生命通道” 多学科“携手”,精准诊治“男”言之隐
第02版:人与健康·专版 2022-11-02

电磁导航 打通患者“生命通道”

喻文龙

62岁的张先生患有胃癌,化疗后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至70%。因长期接受化疗,张先生的脊柱畸形,外周静脉穿刺难度特别大,给医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0月31日,市北医院肿瘤科护士长李晓玲在电磁导航尖端定位系统联合B超引导下,成功完成高难度的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李晓玲介绍,PICC被称为是患者的“生命通道”,传统的PICC置管术俗称“盲穿”,是在穿刺前体表测量导管置入长度,穿刺后通过胸部X片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其目的在于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地保护外周血管。

但是,由于个体差异、血管畸形、长期输液治疗等因素,导致“盲穿”成功率低下,且容易导致神经损害、出血、机械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市北医院护理部主任沈海健介绍:“为了提高PICC置管安全性和准确性,市北医院护理部在静安北部范围内率先开展了电磁导航PICC置管新技术,解决了导管尖端异位调管的难题,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放射损害减少,大大提高定位的精准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文/图 喻文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