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千年古镇枫泾走出创业“父子兵”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2-12-14

千年古镇枫泾走出创业“父子兵”

颜静燕

父亲沈其荣

儿子沈敏佳

硕特公司产品

硕特公司展台

金山枫泾镇是上海首个被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自古地灵人杰,被称作“吴根越角”。千百年来,在吴越文化的滋养下,枫泾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时至今日,枫泾人身上依然有一种敢于探索创新、勇于超越自我的秉性。沈其荣、沈敏佳父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近20年的时间里,沈其荣、沈敏佳父子将上海硕特无纺布从只拥有2条生产线的传统涤纶化纤棉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化纤填充行业中的头部企业,现已走上研发创新转型升级之路,成为宜家、ZARA、优衣库等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可以说,上海硕特的发展之路,便是这对父子不断挑战自我,接续创业的历程。记者 颜静燕

抓住机遇 敢为人先

提起枫泾,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上海的西南门户,事实上,地处吴越通衢要地的枫泾还是一座纺织商贸重镇,自明清时期起就是当时松江府乃至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之一。

2003年,在镇私企协会担任要职的沈其荣正式下海,接手了一家由乡镇企业转制拆分而来的涤纶填充棉生产企业——上海硕特无纺布有限公司。

诞生之初的上海硕特仅有2条生产线,产品也是较为传统的涤纶化纤棉。虽然不愁销路,但没过几年,沈其荣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服装品质的要求不会仅限于“面子”,“里子”也就是服装的填充材质同样会经受消费者的检视。而在当时,国内内销品牌对于传统服装填充棉芯料品质尚未有足够重视。“别人想不到而我想到了,这便是机遇!”此时,作为一名枫泾人,沈其荣骨子里那种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必须投入成本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为了避免同行同质化竞争及后期可能出现的恶意价格战,沈其荣先行一步,一方面于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加大设备技术升级改造力度,提高产品内控品质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引进了当时只有南方市场用于外贸品牌的高档填充棉生产设备,开发出几款高品质的服装填充芯料,一举拿下了长三角地区众多内贸品牌的订单。从此,上海硕特登上了国内高档服装填充芯料的舞台。

“菜鸟”入职 卧薪尝胆

时间来到了2012年。这一年的夏天,沈敏佳从英国留学归来。和许多民营企业二代一样,沈敏佳回国后也面临着是外出闯荡几年还是直接子承父业的选择。

“人们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而要在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再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回国之初,沈敏佳不是没有想过子承父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吴越之地的灵动水乡,孕育了枫泾人锐意进取的不服输精神。在与父母长辈反复沟通后,沈敏佳放弃了到社会上锻炼几年的念头,进入了自家企业。

不过,与一般企业家二代接班人不同的是,沈敏佳没有直接进入管理层,而是以“菜鸟”实习生的身份成为了公司的一名基层销售员。深入市场和行业一线后,沈敏佳迅速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同时也发现公司业务涉及行业面较广,没有核心拳头产品,从产品结构定位划分,到针对性的客户群体划分归类都不够明确。正如预期的那样,种种棘手问题伴随着焦虑,接踵而来。

两年卧薪尝胆的基层销售工作让沈敏佳深刻体会到父亲当年创办企业的艰难与不易,也令其越发坚定自己的信念:聚焦核心业务,打造实体品牌,顺应市场趋势,不断创新挑战。

投入研发 突破创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如多年前,父亲凭借敏锐的双眼洞察到市场发出的微弱信号并顺势抓住机遇一样,沈敏佳通过对纺织服装行业填充材料市场的观察,很快就抓到了关键点。

“和欧美国家的理念相比,目前国内市场对保暖填充材料观念的转变尚处于起始阶段,需要引导消费者转变对羽绒服所持的传统观念。以8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将是未来的主力军,他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也影响着保暖填充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整体而言,保暖填充材料行业充满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5年,沈敏佳正式任职硕特总经理。上任之初,他就将公司战略定位为聚焦细分领域,重视产品创新,并从公司内部入手,率先成立研发技术小组,坚持优质原材料及生产设备的研发投入。

“优质的品牌和服装集团对供应商的要求标准普遍很高,他们更有意愿与有知名度、有品牌理念的供应商合作,这也促使我们聚焦于产品创新,引入新的原材料,并更加注重供应商的品质。”

为了发展自有品牌,上海硕特摒弃了对环境不友好产品的开发,将主要产品从应用广泛的传统絮片填充物,聚焦到功能性与环保性更优越的Sorona誖Aura系列和自有环保品牌So fee late誖舒夫特高效保暖再生系列。

很快,产品聚焦战略表现出了意料之中的效果,公司的合作对象也水涨船高地发生了变化。2015年下半年,上海硕特正式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推出细分行业内全新一代杜邦SORONA生物质环保服用填充材料,并在2015~2017年连续三年的上海intertextile国际秋冬面辅料展上收到了众多品牌的强烈反响。从此,上海硕特不再仅仅是成衣厂背后的供应商,而是正式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与中高端品牌开展直接合作。

此后,在父子二人的经营管理下,公司进一步提升新产品的品质管控及质量标准,并在原材料引进、研发和设备升级改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目前,上海硕特已成为瑞典宜家、丹麦凌致、ZARA、优衣库、、顾家家居、斯林百兰等众多国内外品牌长期合作及指定供应商。

传承初心 回报社会

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创新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沈敏佳也一直牢记父亲的教导,那就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人和才能业兴。“父亲对公司人才一直非常重视,经常教导我,虽然我们是传统生产型企业,但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综合型人才及人才储备是最重要的财富与基石。”

上海硕特在2014年便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多次与社会公益团体合作捐款,同时企业又是金山区福利企业,与区、镇民政部门紧密配合接纳伤残人士30多名,并主动关心公司困难职工家庭,每年都为他们送去公司点点爱心与温暖。

一个偶然的机会,沈敏佳加入了金山区青年创业者联谊会,有了更多机会接触不同行业的杰出创业人才和“创一代”的老一辈优秀企业家,也令他更加注重自身所承担的企业责任。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公司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及市区要求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及规范复工复产,同时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自身渠道采购了一批几千只N95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捐赠给金山区枫泾镇医院。

对于自己和上海硕特的未来,沈敏佳如同他的父辈一样,谦逊而充满信心:“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我希望保持住现有的这份荣誉,珍惜身边的资源,踏实做好企业,将其做精做强,争取能够成为百年企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员工谋求福利,为客户带来价值,为行业贡献力量,承担起上海硕特的社会责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