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三大症状  识别脑卒中 柿子味美莫贪食 答读者问 夜间口干  中医支招 经常头疼易怒  或是“碳水”摄入不足 “尖儿圆女”的说法,靠谱吗? 广告 92岁老人脱险,多亏了他们 5年生存率不到10%“癌中之王”能否预防
第02版:人与健康 2023-11-08

5年生存率不到10%“癌中之王”能否预防

梅一鸣

近年来,胰腺癌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谈“胰”色变,是普通人说起胰腺癌的第一反应。它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胰腺癌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约12万多人。

为什么胰腺癌如此凶险,甚至在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被称为“癌中之王”?

“癌王”绝非危言耸听

胰腺,横卧在人体上腹部,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内、外分泌功能。它可以分泌胰液,用于消化蛋白质、糖和脂肪;也可以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血糖水平。

“胰腺癌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早期诊断率较低。一经确诊,80%的患者都已经到了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0%。”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俊介绍道。

李俊主任说:“从生物学特性来讲,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并且胰腺本身有着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也容易侵犯周围神经,向其他脏器转移。同时,胰腺‘藏’得很深,被肝脏、胃和肠等器官遮挡,早期较难通过一般的体检发现胰腺上的病灶。胰腺癌早期几乎没有不适症状,或仅有轻度的饱胀、疼痛,极易被当成胃病等其他的消化道疾病。”

目前,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仍然是治疗胰腺癌的“三驾马车”。除此之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目前也都在积极探索中,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去验证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可怕的胰腺癌,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会遗传吗?有没有预防的方法?“一般认为胰腺癌是不会遗传的,但在对该病患者的大量分析后发现,胰腺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若一级亲属(如父母)患有胰腺癌,则其子女患胰腺癌的风险较常人高。”李俊主任介绍说。此外,诸如慢性胰腺炎或二型糖尿病的患者,罹患胰腺癌的概率相比正常人群要高。

目前,胰腺癌发生的确切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但保持以下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预防。

戒酒 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还能间接刺激胰液分泌,引起炎症,特别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经常饮酒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不饮酒者的4倍。

戒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诱导胰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为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创造条件。有研究表明,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高2倍。

维持血糖正常 血糖长期无法控制在合理范围的人群,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会大幅提升。建议日常饮食要均衡,切勿进食过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多吃蔬菜。

定期体检 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1~2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或者CT、磁共振、消化道内镜检查以及肿瘤指标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尤其是已有胰腺癌家族史或慢性胰腺炎病史的人群,更应该定期体检。

李俊主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上腹部疼痛、黄疸、恶心、消瘦、疲劳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以排除相关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记者 梅一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