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声音】 认定“劳动关系”莫含糊 李莉娟谈祖父李叔同:精神财富受用终生 陈楚倩:为“职业丧痛”正名
第08版:名人生活/专题 2024-07-10

陈楚倩:为“职业丧痛”正名

李丹

死亡,是直击人类内心的终极课题,却也是大家经常性选择避而不谈的隐秘话题。几年前,至亲的离去,让陈楚倩亲历了人生中一次痛苦的“生离死别”。只是当时,这名浙江大学心理系在读的研究生,在感性世界里依然保持了理性客观的思考,通过和医务人员的接触,体察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职业丧痛”,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成功构建了国内首个关于“职业丧痛”的研究量表,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积极反馈,以及多国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和应用。基于她在“职业丧痛”研究领域的前沿性与影响力,陈楚倩也受邀参加美国死亡教育咨询年会、W orld Congress o f Psycho-Oncology and PsychosocialAcadem y(世界心理肿瘤学与心理社会学院大会)等国际性重大会议,向全球学者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并担任了《Death Studies》(《死亡研究》)《Journalof Pain and Sym ptom Managem ent》(《疼痛与症状管理杂志》)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同行审稿人,成为了“职业丧痛”领域公认的专家。

匠心独运,首研“职业丧痛”量表

在心理学上,丧痛是指个体在失去重要他人(如亲人或亲密伴侣)后所经历的一种复杂的、以情绪为主的体验,包括悲伤、绝望、失落等多种情感反应和一系列躯体、认知、行为反应。医护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常须面对患者的死亡。有人觉得医护人员早就见怪不怪,有人觉得他们对死亡的感受可能并不强烈,否则恐怕很难调整自己进入好的工作状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陈楚倩在经历亲人死亡后开始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医院,死亡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病人家属未必会在几天之内失去多位亲人,但医护人员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多位病人。病人的死亡对医护人员而言,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感受?陈楚倩认真地去了解了丧痛的理论研究背景,发现医务人员的丧痛通常被归类在丧亲之痛中,但是,他们面对的死亡的本质与体量及其伴随而来的体验真的能与丧亲之痛一概而论吗?陈楚倩对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于是,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顺利申请到香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更高的学术平台,试着去回答自己的疑问。

2018年,陈楚倩最先在江苏南京进行了实地走访。她面对面访谈了24位在医院工作或者实习的医生和护士,了解到他们在面对患者死亡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丧痛体验。“一名年轻的医生告诉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孩子在自己手里一点一点地变凉,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陈楚倩真切地感受到,医生也是普通人,在面对生命消逝时,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甚至产生未来可能也会失去亲人的联想。但是,医务人员又和一般人不同,他们会因职业原因,把患者的离去解读成自己的工作失责从而感到懊恼无力,在面对患者家属时会愧疚不安,有的还会因此陷入一种短期或长期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严重的甚至会焦虑、抑郁,离开医疗队伍。这一发现让陈楚倩觉得,职业维度的存在是“职业丧痛”有别于丧亲之痛的关键,因此“职业丧痛”不能直接套用传统的丧亲之痛的测量工具来进行研究、分析,必须要进行测量重构。

因此,陈楚倩开创性地把职业维度引入测量工具,首创了《职业丧痛量表》,继而从个人维度和职业维度全面地测量“职业丧痛”,并发表了《Assessm ent of professional bereavem ent:The developm 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Bereavem ent Scale》(《职业丧痛评估:专业丧痛量表的制定和验证》)等相关论文。陈楚倩表示,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成果转化。一方面,她希望研究所揭示出的个人和职业的双重维度可以让大众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职业丧痛”;另一方面,她也希望通过内部机制、外部预测因素及结果变量分析,向公众特别是医护人员、医学生解释“职业丧痛”的本质与影响,对没有经历过“职业丧痛”的医学生,帮助他们做好预期和准备,同时辨别出一些可能或已经因“职业丧痛”适应不良而深陷痛苦的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泥沼。

近年来,医护人员所承受的职业压力越发受到社会大众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2022年,来自韩国中央大学的Jang副教授联系上了陈楚倩。在韩国,医护人员同样是高职业压力人群,每名韩国医生,平均每天要接诊几百名患者,更不用说护士,工作强度相当大。Jang教授当时正在计划一项关于韩国护士职业丧痛的研究,看到陈楚倩的论文和研究后,认为对韩国医护人员会有很大帮助,因此希望能够获得陈楚倩的授权,使用其《职业丧痛量表》,并对该量表进行韩国版本的改编,使之适用于韩国护士人员,以帮助推动对韩国护士群体的丧痛干预。如今,陈楚倩的《职业丧痛量表》早已被美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专家学者用于进一步研究和当地医护人员的职业丧痛测量,她的“职业丧痛”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学术界、教育界和医疗机构的重视和认可,还多次在美国、葡萄牙、中国香港等地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分享,广泛影响着全球丧痛领域的研究学者,这将对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死亡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并进行有效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这有助于改善全球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环境,对全球医务工作者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此外,她还参与多个国家课题项目,如“医务人员职业丧痛急性期反应与累积性影响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灾后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的影响机制与三级干预研究”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研究。此外,她也在TED×SEU发表了《Occupational Bereavem ent of Medical Personnels》(《医务人员的职业 丧痛》)的公开演讲,影响数万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职业丧痛”。

多维探索,持续扩大行业影响

在很多西方国家,丧亲之痛与临终关怀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但同时又存在不同族裔之间的文化差异。比如在加拿大,临终关怀理念较为普及,运作系统也相对完善,医护人员会和病人家属一起,去照护处于生命末期的家人,由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而家人提供情感陪伴。在中国,受到临终关怀运行体系、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对临终关怀的接受度还有待提升,根据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分享的数据,2018年中国接受临终关怀的人数比例仅占0.3%。

在此情境下,陈楚倩也基于自己在“职业丧痛”研究中留心到的中国的独特文化、社会背景,进行了对于儒家家庭主义背景下的临终、死亡与哀伤的探究。她重点围绕“面对临终患者的真实病情告知”展开了深入的实证调查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向患者隐瞒病情”的普遍操作是有待商榷的,这不仅无法提升患者的临终生活质量与死亡质量,反而会使家属在丧亲后的哀伤反应更加强烈。因此,应该对选择并坚持向临终患者隐瞒病情的家属给予更多心理支持,以促进他们的丧亲适应。

除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陈楚倩亦非常重视“职业丧痛”相关理论的教育与传播,她在东南大学联合设计并教授了多个与“职业丧痛”有关的课程,例如《医学人文学概论》《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等,持续不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

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陈楚倩从未止步也从未想过止步。作为国内较早研究“职业丧痛”的学者,她相信,未来“职业丧痛”研究会持续与实践干预深度耦合,为保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李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