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工业区的灯塔村作为传统农业村,拥有4538亩耕地,其中1065亩用于草莓种植,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灯塔村凭借几代村民的共同努力,将草莓产业发展成了村里的特色名片,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称号。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农灯”品牌成就致富梦
上世纪80年代,草莓在中国尚属稀罕,灯塔村从国外引进并开始试种。2007年,灯塔村建立了765亩的“农灯”草莓生产基地。虽然初期因暴雨和病虫害导致草莓减产,但灯塔村党总支的党员干部们毫不气馁,带头示范,资助培训,改进种植技术,最终培育出“农灯草莓”品牌。如今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已有286名社员,带动150户农户,每年产值达2500万元,被评为“上海市双学双比示范基地”。2014年,“农灯草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果品类,在全国草莓文化旅游节中屡获金奖。
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带来新机遇
灯塔村党总支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创建了综合草莓科普展示、农灯草莓荣誉殿堂和特色产品销售等项目的“莓丽乐园”,发展了“两园一街”农旅休闲带。智慧物联网果蔬大棚的试点应用则提高了生产效率,村民们通过手机管理大棚,操作更加便利。此外,灯塔村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推出“云种草莓”营销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提升了销售量和市场竞争力。
区域协作共治 党建合作提升生态环境
灯塔村与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新丰社区签订党建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治理。通过跨界合作,两地党组织成立志愿者团队,共同巡护浏河,提升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开展“队伍共育、经验共享、生态共治、文体共办、产业共促”的“走亲”活动,推动区域协作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灯塔村党总支以点及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周边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按下嘉昆太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快进键”。
未来,灯塔村将继续以“莓丽灯塔、创享田园”为目标,深化草莓产业、农旅产业和乡创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嘉昆太生态休闲莓丽后花园”,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客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