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别致“标签”中的“沪派江南”
第01版:头版 2024-09-04
5万张图片资料中诞生的“十二意象”,细说上海郊区乡村风貌——

别致“标签”中的“沪派江南”

杨鹏侠

浦东川沙纯新村的绞圈房

纯新村聚落肌理鸟瞰图

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图

夏耀明介绍绞圈房

提及沪郊乡土风貌,人们总离不开“白墙黛瓦”江南水乡民居的印象,但走进浦东的乡野,穿过生机盎然的农田、错落有致的民居,透过绞圈房那些白墙、黑瓦、歇山顶……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江南风情。

今年4月,上海市政府批复《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提出“沪派江南”概念,并以郊野乡村地区的“滩、水、林、田、湖、草、荡”为基底,构建了“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初步确定了约20个乡村风貌试点单元。

“沪派江南”代表了上海源远流长的文脉,其内涵包括自然水田格局、民居建筑、村域聚落形态及非物质文化,系上海千年来文明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目前,浦东新区川沙纯新、大团赵桥等风貌单元已开启首阶段试点,浦东各单位的“三师联创”(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团队正在抓紧开展调研工作,记者跟随调研团队,一起走进“横波”风貌典型的川沙纯新村,品味沪派江南的独特风韵。(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杨鹏侠

滨海港塘

挖掘传统村落的乡野魅力

在本次《规划》中,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被识别构建为“六域、八脉、十二意象”。

“六域”是上海乡土空间中最具特色、最具识别度的六类地貌特征域片,分别为“湖沼荡田、曲水泾浜、河口沙岛、滨海港塘、泾河低地、九峰三泖”;“八脉”是长江、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等八条主干水系组成的蓝色水脉;“十二意象”具体为“珠链、纤网、星络、鱼脊、螺纹、横波、年轮、羽扇、川流、疏枝、棋盘、峰泖”,这是细分出的十二种乡村风貌肌理形态片区。

据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罗翔介绍,这些诗情画意的名字,都是从扎实调研中提炼而来。去年,12支由规划、建筑、高校和测绘构成的调研团队以及乡村责任规划师共计约300人,走遍了全市1556个行政村,组织了1600多场座谈会,访谈了4000多位村民,拍摄了5万张图片资料。从这些厚厚的资料中诞生的“十二意象”,为上海乡村贴上了别致的“标签”,也让“沪派江南”更有辨识度。

纯新村的风貌单元属于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六域”中的“滨海港塘”地貌,“十二意象”中的横波风貌区,单元内村落呈现沿横港纵塘分布的格局,以纵塘两侧“非”字形南北向排列为主要特色,兼有沿浦东运河团块生长的空间肌理。

川沙纯新单元位于浦东新区中部,是横波风貌的典型代表。该单元西北毗邻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东侧紧邻规划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总面积约23.84平方公里。

调研中,团队成员踏入田间、走进村居、临水登桥,寻访村域住户关于纯新生活的点滴,近距离感受了浦东特色“沪派江南”的乡野魅力。

这并非调研团队第一次来到纯新村,罗翔向记者介绍,川沙曾长期是浦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建筑特征也兼具地域性和历史感,代表着近代以来的开放融合趋势……“未来,随着东方枢纽项目建成,以及‘沪派江南’风貌凸显,在更加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交界处,其空间存在和自我认同,将具有一种特别的张力和无限的想象力。”

白墙黑瓦绞圈房

留住浦东的乡土记忆

纯新村党总支书记夏耀明从小在村里长大。“我家的老宅已不在了,但是我们小时候都是在这样的宅院里长大的。”夏耀明一边向调研团队介绍王家老宅的情况,一边拨弄着老房子的门窗,“目前纯新村的绞圈房保留完整的并不多,王家宅是相对保存较好的。有的拆掉部分另建新楼,有的任老房继续荒芜。王家这处绞圈房子虽并不完整,但基本格局都在”。

王家宅墙面为砖墙,部分建筑外粉石灰,以竹片护壁,铺板门扇,屋顶为小青瓦,门窗券楣为灰塑或砖砌,勒脚为深浅不一的灰色石材,呈朴素的黑、白、灰色调。

前墙除承重的地方用砖外,窗台往上全是坯,坯的外面是用白灰和麦糠混合抹的面,现在还有部分未脱落,近距离仔细看,依然能看到小麦壳子。在大门的左右两边白里发黄的墙上,孩子书写的痕迹,依稀可见。

早已废弃的老屋堆满了杂物,但还能看见特殊的“蚌壳窗”,又叫“明瓦窗”。经过打磨的蚌壳,不仅用作装饰,还能反射透光照亮整间堂屋。夏耀明对房屋主人王老伯说:“我们小时候常在这里爬进爬出,这里一抽,这里一开。上面这个窗户往上一翻,这个往上一放,它不会掉下来。”

从空中俯瞰,屋顶互相铰接的一层“口”字形四合院,四面围合。双坡铰接的屋顶,则有利于减少受风面积,也方便雨水流下。房子的“庭心”处,还保留着200多年前设计精巧的“排水设施”。“院子最低点还设有排水设施,旁边就是河,从这个方向排出去,下面还设有陶管。”王老伯说。

纯新村南王家宅由一个绞圈和北侧柴房组成,东临宅河,坐落在七灶港北侧。开基者为3个儿子建造了正埭、西厢房、柴房。30余年后,开基者的子代又为其各自的儿子建造新房,完成东厢房、门埭,形成完整的绞圈房。

绞圈房作为浦东乡村特色民居,既是一种物质文化景观,同时又蕴藏着独特的营造技艺与丰富的风土人情、地域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浦东人的传统生活、劳作方式,生动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也体现了他们的传统观念与生活方式,是浦东原住民文化的见证。例如,长子居左,次子居右,幺儿与父母同住西南角的共居模式,反映出长幼有序的传统。

绞圈房作为浦东的居住建筑原型,它的建筑格局与家庭人口数量、人们的农业生活密切相关。以绞圈房为代表的乡村民居更新,该如何告别“复制粘贴”?在留住记忆的同时,如何适应当代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面对破旧的绞圈房,“三师联创”团队探寻乡村空间的更新路径变得更为迫切。

乡村振兴

特色风貌与产业共同提升

纯新村的好几条河流,自西向东横贯,几乎都以“灶港”命名,背后是上海数千年的海水制盐历史。

纯新村的母亲河——七灶港,就是这若干横港中的一条。浦东大大小小的村落依水而居也因水而兴。从清朝水利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由制盐形成的独特地貌:东西走向的主河道,似波浪般向前层层推开,而这“波浪”之间留下的是生生不息的聚落延续。

因海盐生产和运输所需,历史上盐民曾在此开挖大小河道200多条,横向灶港因河道宽阔,延续了生产、航运等主要功能,纵向盐塘就变为服务居民的生活河塘。人们逐水而居,50条河道几乎贯穿纯新村的每一条道路,横波梳状的乡村肌理保留至今。

年过八旬的王老伯至今还留着祖上留下的摇橹,在他记忆中,小时候家家户户出行、运输都离不开船。“那时候,每户家里都有一艘小船。大的船、小的船出去捞草、买东西、钆米……如果要到什么地方,都是靠这些小船的,新娘子也是靠坐船来的。”

除了这些本土智慧,发达的水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让纯新村有着别处村落没有的海派风情。七灶老街保留着海派集镇韵味,村里还有一处修建于19世纪的圣心天主教堂,这是浦东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天主教堂。罗翔告诉记者,圣心天主教堂属于江南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古典哥特式的风格相融合的风貌,目前还在正常使用,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何通过乡村振兴把林地跟水稻资源相融合,把林地的发展也能作出一点特色,夏耀明表示,通过利用教堂西方的婚礼模式,跟林下的草坪婚礼模式相融合,将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结合现有的存量资源,把能借力的都带动起来,打造出一张会客厅的名片。

据了解,浦东新区规划资源局正积极探索三师联创机制,并将估价师、文创运营师等主体也引入到未来规划中,形成合力,共同为乡村提供专业服务。同时,浦东乡土风貌规划,还将充分挖掘盐业文化历史底蕴,营造河港交错原野妙境,同时活化老街、教堂、绞圈房等历史文化要素,传承古今融合、中西合璧的建筑韵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