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9日举办的2024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发展大会上,江苏省盐城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入选“长三角慢生活旅游最佳体验度假区(景区)”荣誉榜单,这条贯穿盐城大市区的母亲河承载了“水韵古邑 高新盐都”最多的故事、最美的风景、最深的情感。
盐都大多数地方被盐城人称为西乡,密布着4400多条河湖沟池水网,是一个有着典型的里下河湖荡湿地特色风貌的千河之城。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河就是蟒蛇河。公元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国子监博士孔尚任奉旨疏浚河道,将河北岸取名叫太平堤、南岸叫如意堤,寓意行路太平、生活如意。蟒蛇河上起大纵湖,沿太平、如意堤一路蜿蜒向东,横穿盐城大市区,下接新洋港,最终汇入大海,全长近百里。她既承担着两岸灌溉、泄洪功能,还曾是盐城人的饮用水源地,是盐城人的母亲河、生命之河。
位于蟒蛇河下游的下运河(又叫串场河),串起了盐城南北十大盐场,给了昔时盐城人民养家糊口的生计,盐城也因此得名,可谓之“父亲河”。有了父亲负责挣钱养家,母亲自然就负责貌美如花,如今的蟒蛇河碧水蓝天、温婉恬静,是天然氧吧、生态河、幸福河。
早从2016年开始,历经6年风雨,盐都人开启了史上投资最大、工期最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水利工程,将当时水质污染严重、行洪能力弱化、沿岸发展相对滞后,让人们时时放心不下的“问题河”打造成了如今清澈见底、碧波荡漾、鱼虾蹦乱跳的生态河,其中最美的26公里便是本次获得大奖的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
早在建设之初,盐都区委区政府就着手河道治理后的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前瞻性规划,提出构建“龙头带动、廊道贯通、全域覆盖”的大生态文旅格局,并提出建成后要依托蟒蛇河的生态、地理优势,以河串景,整合沿线旅游资源。
沿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上规划了24个各具主题特色的服务驿站、2个露营基地、8个露营推荐点、12个特色采摘农业园,串联起美丽乡村,打造了集健身绿道、水上游览、文化体验、乡村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河路结合的生态旅游廊道。国有企业大纵湖文旅集团更是围绕蟒蛇河开发了一套智慧旅游小程序,实现全区范围内的旅游车辆租赁、线上导览、咨询、广告投放、服务配送、农特产品销售等增值服务。
如今的蟒蛇河两岸的绿道景观辉映着两岸农户的塘埂、田埂,游客可以欣赏荷塘、农田等原生态的乡村景观,更可以体验原生态的农家菜,住在水乡的主题民宿。
现在的蟒蛇河蜿蜒曲折,沿河两岸沼泽、河流、滩岛、植被是水鸟等野生动物的家园,更是露营、垂钓、户外运动者的天堂。
蟒蛇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留了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老窑厂、旧粮仓、古寺庙、古村落等星棋罗布,昔时的水上婚礼、舞龙、荡湖船、打莲湘、鸬鹚捕鱼等生活场景在这里重现。
水乡人勤劳乐观的态度造就了水乡人的基本性格与生活形态。因为蟒蛇河的流淌,盐都从古至今就星河灿烂、文脉流长:“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宋“参政公”卞济之、明代翰林大学士朱升、“中共一枝笔”胡乔木、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等等,都是从盐都西乡蟒蛇河边走出来的文学大家。经常来河边看水的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根据其作品的内容,在他的家乡建成了AAAA级草房子景区;喝蟒蛇河水长大的胡乔木,成为了毛泽东主席的秘书,他的故居如今建成了三胡故里景区;来蟒蛇河治水的孔尚任听了蟒蛇河的爱情故事、品尝了蟒蛇河水孕育的高品质桃子,回京后写下旷世巨作《桃花扇》,如今,AAAA级景区龙冈桃花源正在讲述“林文旅”融合的故事。
可以说,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串起了美丽乡村和旅游景点,成了盐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最重要的纽带,预计2024可实现带动周边六镇21村共计3000多村民参与文旅事业,越来越多喝蟒蛇河水长大的人们如今又靠蟒蛇河吃上了生态饭。
盐都区委在十五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水韵古邑、高新盐都”的总体定位,又将“上善、上水、上盐都”确定为“水韵古邑”的文旅标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周末、假日到蟒蛇河边走走太平堤、看看如意岸。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盐都区正以其独有的水韵古邑风貌,构建起“水韵江苏”这幅壮丽画卷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大美盐城”增添了一抹亮色。(卞瑞华 文 盐城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