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声  音】 “金牌绿叶”谷峰离世 朱雨玲:人生就是一次次拨云见日
第08版:名人生活 2025-04-16
从昔日世界排名第一的女乒国手,到抗癌斗士、高校教授、企业高管

朱雨玲:人生就是一次次拨云见日

WTT仁川冠军赛,朱雨玲战胜早田希娜 图源:新浪微博@朱雨玲

2025年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常规挑战赛太原站13日收官,前国乒女将、世界冠军朱雨玲站上领奖台,捧起亚军奖杯。这个奖杯对她来说意义非凡,“这是对我自己复出这7个月来最大的鼓励”。而就在不久前的WTT仁川冠军赛上,30岁的她也闯入4强。

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朱雨玲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从15岁惊艳国际乒坛的天才少女,到登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乒“一姐”,再到抗癌斗士、高校教授、企业高管,29岁又重返赛场……她与乒乓球的情结,似乎已不止球台上的胜负,更是一个关于勇气、热爱与自我超越的故事。

天才少女的被迫转型

朱雨玲的乒乓职业生涯始于天赋与努力的完美结合。1995年出生于四川绵阳的她,5岁接触乒乓球,14岁入选国家集训队,15岁斩获世青赛双冠、国际公开赛亚军,2011年进入国家队一队,迅速成长为女乒核心;2017年,她夺得亚洲杯和世界杯女单冠军,世界排名攀升至第一。彼时的朱雨玲,球风稳健、战术细腻,被誉为“用脑子打球”的典范,被视为国乒女单的有力接班人。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18年开始她状态骤降,外战接连失利,并在2020年被确诊甲状腺癌,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赛训。疾病不仅中断了她的奥运梦想,更为她的乒乓职业生涯画上了“休止符”。“一夜之间,20年的努力化为乌有。”朱雨玲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绝望。但川妹子骨子里的韧劲让她选择直面病魔——她开始接受治疗、积极康复,甚至在病房里坚持模拟训练。这段人生的至暗时刻,成为她后来“拨云见日”的起点。

2021年,朱雨玲进行手术治疗。抗癌成功的她并未回归赛场,似乎把过去的那些辉煌或遗憾暂时搁置到一边,朝着人生新的目标前行。她开启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转型之路——2022年,她进入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并接手家族企业某半导体公司任执行董事,2023年受聘为天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竞体中心主任,成立体育工作室培养高校乒乓人才。

“用脑子打球”的朱雨玲,在学术与商界的赛道上也同样耀眼。她带领天津大学乒乓球队创下全国比赛历史最佳战绩,并坦言:“教师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她将运动员的专注与拼搏精神注入商业实践。面对身份和角色的一次次转型,她承认“很难”,却更强调“修炼”的重要性——即便离开乒乓球赛场,她依然在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热爱回归乒乓赛场

“朱雨玲不打球了吗?”这是很多球迷一直以来关心的问题,有人惋惜她的天赋被埋没,有人认为她已无法重返巅峰。

2024年除夕夜,朱雨玲和前国手朱霖峰官宣恋情,这一年,她通过澳门特区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取得了澳门居民身份,5月份成为中国澳门女乒主教练,开始以外卡身份重返职业乒坛。蛰伏4年后,朱雨玲宣告了自己的回归。

朱雨玲上一次出现在国际赛场,还是在2020年的卡塔尔公开赛,当时她与王曼昱合作赢得了女子双打冠军。时隔4年,29岁的朱雨玲再次亮相国际赛场。这位曾高居世界排名第一的女乒冠军放下身段,从“零积分”重新攀登。复出首战,她在WTT支线赛以三局全胜的比分击败波兰名将。当时的场边指导吴敬平教练开心地鼓起掌来,这对临时搭档的师徒让球迷感慨时光倒流。“首秀成功,虽然赢得很艰难。”吴敬平说,朱雨玲全靠意志品质在支撑,复出的第一步非常不容易。局歇时,两人会用四川话交流,自然得像一对合作许久的师徒。

在WTT仁川冠军赛上,朱雨玲在比赛中先战胜韩国削球手徐孝元,更以“让二追四”的惊天逆转淘汰日本女乒“一姐”早田希娜,在战胜日本新秀大藤沙月后强势晋级女单四强,短时间内世界排名飙升至第24位。

她重新以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份,回到大众视野。

人们发现,重回乒乓赛场的朱雨玲,多了一份豁达与享受。在仁川站赛后采访中,朱雨玲说:“每一次的赛场,都如同一场新老朋友相聚的盛宴。我其实不是一个有特别大梦想或者是目标的人。我明天还要上班,我的学生们还在说明天下午要上课。明天上完课之后,我还要前往太原,我的下一个赛场在太原,所以我来不及想象未来我会是什么样子。”朱雨玲坦然表示,自己已经不需要用比赛的结果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回归赛场最开心的事是能享受和高水平选手打球的快乐。“所以在比赛当中,我只需要在当下一刻去做到最好的自己、去享受比赛。比赛之后,我还是我”。

摘编自新浪微博@朱雨玲、@WTT世界乒联、央视网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