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全程管理 全息发力”。
患上肿瘤后,身体机能大幅下降,全身乏力,患者是否自此与运动“绝缘”?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朱为模医生表示:“合理的运动能够唤醒身体的自愈能力,激活免疫系统,进而更好地抗击肿瘤,提升康复速度。”
运动对肿瘤患者有益
很多肿瘤病人都觉得,治疗是第一位的,等扛过了治疗阶段,再谈运动。其实,运动可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朱为模介绍:“刚刚诊断出肿瘤的时候,往往是病人心理压力最大的阶段,此时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合理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并释放心理压力。”
近年来,国际上已经把运动作为一种疗法进行了许多临床研究,并形成了运动肿瘤学,越来越多的医生会给肿瘤患者开出运动处方。
乳腺癌患者做跳跃运动
66岁的乳腺癌患者郭女士化疗后,时常感到乏力、头晕,十分焦虑。
在进行相关的体能测定并综合考虑她的病情后,朱为模建议她每天进行有氧运动:“从快步走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以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标准,每天比前一天多走几分钟,多走一些步数。”
同时,还建议进行一些跳跃运动,从原地跳跃练起,因为跳跃运动可以很好地预防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能引发的骨质疏松。
围化疗期推荐有氧运动
有研究发现,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之前,进行20分钟的有氧运动,随着血液循环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化疗的疗效,帮助消灭体内的癌细胞。
在化疗期间,还可以配合适当的力量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进行力量训练时,体内释放的一些免疫因子,能杀死癌细胞。
化疗结束后进行运动,是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朱为模建议,肿瘤康复期的病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分5次进行,每次30分钟,频率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调整。
他推荐快走、游泳、慢跑等。“既不能不动,也不要过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抗肿瘤效果最佳。运动时感觉有一点点喘,但不是上气不接下气,出一点点汗,基本就符合中等强度的标准。”
晚期病人可进行呼吸练习
哪怕是晚期肿瘤病人,也不要放弃运动,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呼吸练习、拉伸运动、站桩等。站桩对空间的要求小,对各个阶段的肿瘤病人都很适合。
朱为模提醒,肿瘤病人尤其要重视心脏健康。许多治疗肿瘤的方法都有心脏毒性,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能够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血液循环与心脏功能,减弱肿瘤治疗时给心脏造成的伤害。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