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党工委紧扣“党建引领、服务暖新、治理融入”目标,以金桥新村四街坊为试点,以“大爱精神”为纽带,探索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建设路径,通过“筑垒、焕新、赋能”三大工程,推动友好理念从场景走向生态。
筑垒: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建立“1+1+N”工作体系,构建立体化推进格局。依托“1+3+45+N”党群服务矩阵,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服务网络,构筑“15分钟暖新服务圈”。坚持需求导向,建立“人员库、需求单、资源池”,做到底数清晰,收集梳理需求,形成四张清单。同时因地制宜开展意见征询,起草建设指引和场景打造方案,明确“六个友好”标准。
焕新:设施改造,营造氛围
实施设施改造计划,从“功能优化”到“体验升级”,聚焦“五个一”,让小改造发挥大作用,其中“暖新门卫”已服务超500人次。开展氛围营造计划,从陌生到友好,转变服务意识,提升包容与尊重氛围,增强新就业群体与居民的理解认同。
赋能:品牌打造,助力发展
打造品牌计划,从“基础供给”到“多维关怀”,聚焦“医、食、助、娱”领域,推出“暖新卡”、打造“暖新食堂”、开展“暖新活动”、推动“暖新助力”,切实解决群体难题,提升其获得感和归属感。
此外,街道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组建先锋队,设立议事平台,推行“职业环游记”项目并配套积分超市;开展向“新”看齐行动,表彰先进典型,激发了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
浦兴路街道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大爱网格”覆盖新就业群体,以“小服务”传递“大温暖”,绘就社区治理“大爱图景”,实现治理成效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