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体的第二生命线”,不仅支撑身体,更与神经、呼吸、运动等系统息息相关,而脊柱侧弯是继近视、肥胖之后,威胁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隐形杀手”。许多家长直到孩子出现明显高低肩、驼背时才意识到问题,却可能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由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出版、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罗义副主任医师编著的《脊柱侧弯一本通》一书,将“硬核”的脊柱侧弯医学知识转换成老百姓容易接受的科普内容,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者提供了专业的防治方案。
目前,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家进行检测。具体步骤为:让孩子自然站立,保持放松,双脚轻微分开与肩膀等宽,双手自然下垂。若孩子背部平坦,脊柱中轴线笔直,一般较为健康;若背部隆起(即“剃刀背”)、脊柱中轴线扭曲,可能存在脊柱侧弯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对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如何进行治疗?罗义介绍,10~20°以内的轻度脊柱侧弯,每半年进行复查即可,无需特殊治疗。若有加重的苗头,则需要考虑使用支具或者进行物理治疗。对于26~45°的中度脊柱侧弯,可通过佩戴支具进行保守治疗,支具需每天佩戴15~18个小时,其中包括睡觉的时间。对于45~60°的重度脊柱侧弯,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是脊柱后路融合术,通过螺钉和金属棒的固定达到维持矫形的效果。
很多患者都认为侧弯无法运动,其实不然,运动能够增加脊柱两侧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从而稳定脊柱。罗义和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的施丽娜老师共同设计了一套老少咸宜的脊柱活力操,能帮助人们远离脊柱侧弯。本文推荐其中一个动作。
自然站立,双臂贴于身侧,双腿并拢,目视前方。练习时,上身姿态不变,抬起右腿与地面呈90°,双手自然放置腿部上方。保持身体平衡,上身向右后方旋转,右臂伸直与地面平行,目视右指尖方向。之后恢复起始站立姿态。动作结束后进行反方向练习,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在上身旋转时,按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旋转幅度,并尽可能保持身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