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睡个好觉,情绪能“转晴” 坚持两件事  尿酸降下来 印度友人献血活动在沪启动 吞杨梅核能“清肠排毒”?别信! 长寿指标,各龄不同 华山医院创新术,破解患者“双癌”困局 普通感冒为何成了“夺命符”? “美龄形体”课,让脊柱侧弯健康教育变有趣
第04版:人与健康/专题 2025-09-17

“美龄形体”课,让脊柱侧弯健康教育变有趣

梅一鸣

前不久,14岁的小雨(化名)在体检时查出脊柱侧弯。事实上,她肩膀一高一低的情况由来已久,如今脊柱已呈明显的“C”形弯曲。她的父母忙于工作一直没在意,此时才惊觉问题严重,追悔莫及。

脊柱侧弯严重影响生活

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总体患病率已达2.4%~5.7%。脊柱侧弯会导致肩背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倾斜等体态问题;挤压心肺和肝脏,影响呼吸功能和消化系统,更可怕的是对青少年心理的摧残。

近日,由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市三女初”)学生出演、该校施丽娜老师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罗义副主任医师共同创作的脊柱侧弯科普系列短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不少关注。

“在教学中,我发现女生脊柱侧弯的现象越来越多。”怎样让初中女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纠正错误姿态、预防脊柱侧弯成为施丽娜不断思考的问题。

课程内容兼顾运动与预防

在“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女校传统礼仪课、健美操课程为前身,聚焦六到八年级女生生长发育的身心特点与现实需求的“美龄形体”课程应运而生,成为市三女初的必修校本课程。学生们在学习韵律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多元化运动项目的同时,还进行脊柱侧弯预防训练。“课堂上,我们教学生如何正确观察、测量脊椎侧弯情况,提升脊柱侧弯预防意识,纠正错误身体姿态,学会针对性预防方法。”施丽娜介绍。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施丽娜在教学中用辅助道具搞起了“花头”:“在转胯练习时,许多女生对于肢体展示比较害羞,我们把系了铃铛的绳子绑在腰上,比谁的铃铛声音大,学生们紧张的情绪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与此同时,一系列由市三女初学生参与拍摄的数字化素材及科普视频也成功制作完成。

施丽娜介绍:“在课堂上,学生与AI技术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将原本枯燥单一的健康知识与技能、体育学习及锻炼变得具象化,帮助学生在增添肢体感官认知、了解自身体态情况、得到个性化指导、促进深度学习的同时,建立健康意识并养成健康行为。此外,教师使用自创AI软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解决了以往收集信息繁琐、反馈滞留等问题。”

记者 梅一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