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睡个好觉,情绪能“转晴” 坚持两件事  尿酸降下来 印度友人献血活动在沪启动 吞杨梅核能“清肠排毒”?别信! 长寿指标,各龄不同 华山医院创新术,破解患者“双癌”困局 普通感冒为何成了“夺命符”? “美龄形体”课,让脊柱侧弯健康教育变有趣
第04版:人与健康/专题 2025-09-17

长寿指标,各龄不同

陆一帆

人的机体摄取氧气的能力可反映心肺功能的强弱,平衡力可窥探神经与肌肉的合拍度,肌肉耐力则是一个人抵抗疲劳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硬指标堪称一个人的“长寿素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长寿指标。

50岁,握力与单腿站立。握力指数是衡量衰老的重要指标,且男女分别有最低握力要求。手握弹力小球,连续捏20次为合格。同时,单腿站立时间也是预测长寿的关键,闭眼站立时间越长代表身体越年轻,男女分别应超过12秒和13秒。

60岁,坐下起立测平衡。60岁后平衡能力大幅下降,可通过“30秒坐起试验”自测下肢力量和平衡力。30秒内能完成15次以上起身和坐下为良好。建议通过浅蹲、上下楼梯等日常动作提高下肢力量,可选择低冲击、低风险的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

70岁,干扰试验评认知。70岁后认知功能易衰退,可通过记词语、画表盘和复述词语的干扰测试评估。无法完全复述词语代表认知功能下降,需及时就医。老年人可通过数独、填字游戏、下象棋等简单娱乐项目训练认知能力,同时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以提高大脑供氧和维持肌力。

事实上,通过简单的自测和锻炼方法,人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身体问题并采取措施,以保持身心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 陆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