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沈老伯(化名)突发皮肤、眼睛发黄及进食哽噎,就医后竟同时确诊胰头癌梗阻性黄疸与食管下段癌。外院为其内镜手术解除黄疸后,坦言后续治疗棘手——两癌化疗方案难兼顾,且患者虚弱,耐受化疗能力未知。
绝望中,沈老伯来到华山医院胰腺外科,该科傅德良教授、蒋永剑副教授接诊后,迅速联合胸心外科庞烈文教授开展多学科研讨,评估后认为患者虽为双原发癌,但两处肿瘤仍可切除,患者仍有长期生存希望。
可手术难度极大:胰头癌需行高难度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易并发“胰瘘”;食管癌需施行胸腹联合根治术,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传统分次手术或全胃切除替代食管,会面临管状胃血供受损、吻合口风险高等问题,手术成功率低。
关键时刻,庞烈文教授提出“脾脏和胰体尾整体移位至胸腔”的创新方案,为管状胃留足空间、保障血供,破解手术死结。
手术当日,胸心外科团队先完整切除毗邻支气管与主动脉的食管肿瘤;随后胰腺外科团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与胰体尾脾脏转位,妥善保护重要血管;最后,两科联合完成涉及五个吻合口的消化道重建。历时10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两周,沈老伯康复出院,未出现高危并发症。此次手术不仅切除双肿瘤、解决进食问题,更减轻肿瘤负荷,为后续化疗创造条件,让他重获长期生存希望,目前已启动后续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