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终于变白了!”看着唇红齿白、蹦蹦跳跳的7岁女儿小恩(化名),家长热泪盈眶。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多学科团队历经两次开颅、一次开胸手术,小恩最终战胜疾病,从“蓝孩子”蜕变为“健康娃”。
2025年4月,小恩因发热、步态不稳、右侧下肢无法站立就诊,外院检查显示“颅内占位、先天性心脏病”,给出悲观预判。家长抱着最后希望奔赴新华医院。入院时,小恩情绪烦躁、全身呈现蓝紫色,血氧饱和度仅50%。
经全面检查,医院给出明确诊断:小恩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脓肿,以及肺动脉闭锁等复杂青紫性先心病。重症监护室主任朱月钮牵头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影像科、儿神经外科等专家制定方案:先控感染、处理脑脓肿,再治先心病。5月7日,儿神经外科主任张晨冉为小恩实施脑脓肿引流术;6月2日脓肿复发,张晨冉再次手术,配合朱月钮主任的抗感染治疗,小恩最终脑脓肿消失。8月26日,儿心脏中心主任鲁亚南主刀先心病矫治术。术后小恩血氧饱和度跃升至95%,皮肤褪去青紫。9月9日,小恩出院时已完全恢复健康。从“死刑判决”到三次手术攻坚,小恩的重生为疑难重症患儿治疗带来希望。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