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实德育课程实景化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生态责任意识,9月26日下午,崇明区大公中学组织校“绿色宣讲员”团队,前往崇明气象局开展了一场实景研学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首先来到位于南门的崇明气象局业务大楼。在气象局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参观了气象数据处理中心、预报制作室等核心工作部门,系统了解了气象工作从数据采集到预报发布的完整流程。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巧妙融入科学精神与职业责任教育,生动展现了气象工作者严谨务实、服务社会的职业风貌,充分体现了“大思政课”注重实践育人的教学导向。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科技报国、精准服务背后蕴含的奉献精神。
随后,同学们走进了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崇明国家基本气象站(该站始建于1959年2月)。在这一实景化教学场景中,站内各类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成了生动的“教具”。讲解员围绕仪器的功能与工作原理展开详细介绍,将抽象难懂的气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学习内容,有效推动了德育课程从课堂理论走向实景实践的转变。现场,同学们围绕观测仪器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切实增强了对科技赋能环境保护的切身感受。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气象科普课,更是一堂融合科学素养、生态理念与社会责任的“大思政课”。通过德育课程实景化的实践模式,同学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深入理解了气象科学在防灾减灾与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坚定了作为“绿色宣讲员”传播生态文明、守护绿色家园的使命担当。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实景教学资源,持续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实践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