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霜钻联名《亲密的奥黛丽·赫本》传续优雅风采 电影摄影师赵雪宁:用镜头叙事,以光影抒情 广告 隐蔽战线“情报小组”后人再相聚
第08版:名人生活/专题 2025-11-05

电影摄影师赵雪宁:用镜头叙事,以光影抒情

李致远

当地时间10月17日晚,第七届中国—欧盟电影节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2025年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中国—欧盟电影节以中国电影展映、中国动画艺术特展等单元构筑光影长廊,通过电影艺术深化中欧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由乔美执导、赵雪宁摄影的影片《乔治娅》作为开幕影片,为本届盛会拉开序幕。乔美、赵雪宁新作《小戒指》也在“特别展映”单元进行全球首映。

《小戒指》:先锋影像的文化诗学

在《小戒指》的影像世界里,赵雪宁的创作构思是构建一种“先锋的影像叙事”。这部电影的脉络本身就是一条江河——从璀璨都市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流向青海玉树的圣洁源头。摄影机不仅是观察者,更承载记忆、情感与时间,完成一次从精神到哲学、从当代到传统的溯源航行。核心意象为光的“显影”与“融解”。《小戒指》中当代艺术的呈现,是摄影的重中之重。赵雪宁寻求一种“光与艺术共舞”的沉浸式表达。他掌镜中的电影镜头,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形成哲学意境的诗学影像。

跨媒介:剧集创作中的光影实验

由黄微导演、王茂蕾主演的剧集《夜猫快递·分身剪刀》,在2022年入围戛纳电视剧节竞赛单元,作为该片摄影指导的赵雪宁曾一度面临着“如何用电影级的影像语言适配剧集碎片化叙事”这一挑战。这部融合奇幻元素与都市现实的作品,要求影像既能满足单集故事的风格需求,又能保持整体叙事的连贯性。谈及电影与剧集摄影的差异,赵雪宁认为核心在于“叙事节奏的适配”。电影的影像可以有更长的心里时间感,镜头语言更具整体性;而剧集需要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注意力,因此镜头切换更快,视觉信息更密集。但无论哪种媒介,光影的核心功能始终是服务于叙事,不能为了风格而风格。在创作中,既保留了电影摄影对光影质感的追求,又通过灵活的镜头调度适应剧集的叙事节奏,为奇幻题材的影像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

创作观:在真实与诗意间寻找平衡

在当代华语电影创作领域,赵雪宁以其对不同题材、文化语境的精准把控,构建了独特的光影美学体系。从藏地高原的哲学叙事到都市生活的情感褶皱,从电影长片的深度表达到剧集的都市情感叙事,他始终以镜头为笔,在真实与诗意间寻找平衡。在电影《小戒指》《喜欢高兴爱》《乔治娅》《别离》《红丝带》、剧集《夜猫快递·分身剪刀》等作品中,坚持探讨影像语言如何服务于叙事内核,以及电影摄影创作中“在地性”与“作者性”的融合路径。

回顾多年的创作历程,赵雪宁将自己的电影摄影理念总结为“真实为骨,诗意为魂”。影像的根基始终是真实——真实的光线、真实的空间、真实的情感。但真实不等于直白,通过光影的设计,为真实赋予诗意,让观众在看到生活本身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超越生活的情感共鸣。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到剧集,广告TVC,赵雪宁所执镜拍摄的影像作品曾在APSA亚太影展、韩国全州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等影展获奖并展映,在艺术、商业、市场多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始终以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腻的情感表达,用镜头叙事,以光影抒情。他的作品证明,优秀的电影摄影指导不仅是技术的掌控者,更是叙事的参与者与情感的传递者——用镜头捕捉生活的温度,用光影书写故事的灵魂,这正是他在影像创作中始终坚守的初心。 (李致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