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荣誉榜 静安便利店也有“救命神器”AED 上海已推出245个“好办”“快办”事项 新年伊始,塘桥居民“家门口空间”开张了 泗泾大名公寓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第04版:社区服务 2022-01-12
10栋楼5栋加装电梯,还有居民新年首日找上居委会

泗泾大名公寓小区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

郭爽/赵郑瑜

新年伊始,泗泾镇赵非泾居委会便热闹开了,原来,他们都是大名公寓4号楼的业主,为了早日用上电梯,主动联系居委会约见永大电梯企业。如今,“加装电梯”一词在整个小区内更称得上是“热词”。截至目前,大名公寓小区除经勘探无法加梯的5个楼栋外,其余10个楼栋2栋已投入使用,3栋正在安装,剩余的5栋都有意愿安装。

党建引领攻克“开头难”

去年,大名公寓2号楼、15号楼的加装电梯相继投入使用,作为全区首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彼时,加装电梯还是桩‘新鲜事’,不少居民心里没底,这导致了加梯工作开局困难。”赵非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说。

大名公寓2号楼业主杨振德是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居民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组织起了以业委会为主导、居委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物业以暖心服务辅助的“社区加梯小组”。居民区党支部与镇房管所协调,请来了专业人员向居民代表面对面传达加装电梯相关政策,解决部分居民对加装电梯存在的疑虑;党支部多次召开座谈会,利用居民相对集中的周末和晚上进行协调;由相关部门推荐有经验的第三方公司后,居民区党支部再组织“三驾马车”和业主们共同协商,坚持把问题谈清楚、困难讲明白,高效率解决。

在“三驾马车”的共同努力下,仅3个月时间,大名公寓2号楼电梯加装包括意见征询、分摊协议、签约等全部流程全部完成,这一解决“开头难”的成功经验在大名公寓加装电梯工作中“打头阵”,对后续加装电梯工作形成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可复制经验。

“三人小组”聚居民自治合力

在积累了以往加梯过程的多种经验后,赵非泾居民区总结出了一套可以充分调动居民加梯积极性的工作模式。

在充分了解楼道内业主的加梯意向后,居民区则会适时组织起加梯“三人小组”,进一步扩充居民自治力量、加深居民参与的氛围。“‘三人小组’成员由楼道所有业主推荐组成,代表全体业主的利益,并各自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介绍,“三人小组”明确划分了协调各方意见、施工质量监督、财务三种职责。从前期的协调邻居之间的关系、协商资金的分摊到签约后的银行开户、监督资金使用再到加梯后电梯的保养、电费等管理事务、每一笔资金的收支的公开透明等都由“三人小组”自主协商解决。

同时,居民区党支部会随时跟进相关进展,并及时穿插组织好的各方资源,小区“三驾马车”充当黏合剂,主动跨前协调,将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绳结”一一打开。

“样板梯”经验“口口相传”

大名公寓热烈的加梯氛围,除了离不开小区“三驾马车”主动作为、共同努力外,小区内两部“样板梯”的“现身说法”同样有着不小的助推作用。

因为加梯成功,在外借住了4年的78岁老人杨国君回到了自己位于大名公寓的儿子家,家住15号楼6楼的居民郑阿姨和孙女不必再因爬楼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些加梯的实惠,已经在小区内“口口相传”,这让其他业主看在眼里,特别是老人多的楼道,加梯的愿望便更加强烈。

于是,每当有居民前来咨询加梯,居民区工作人员便会邀请他们“参观”2号楼、15号楼的在用电梯以及部分正在建设的工地,并请一些在用、在建电梯楼道的业主谈感受,以此让大家有一个最真实的临场感受。而被“围观”的15号楼、2号楼的业主会主动当起宣传员,介绍加梯的各种好处。

“有了第一批的示范作用,后续有意愿的业主就会打消许多不必要的顾虑。”赵非泾居民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小区正在进行‘美丽家园’建设,两项工作结合,两个工程同步推进,还有利于减轻居民的负担,减少扰民等现象”。记者郭爽 通讯员赵郑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