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是睿问100天连播大挑战的第83场直播,在接近尾声之际,我们再次迎来与腾讯官方合作,登录腾讯视频号官方最火栏目「八点一刻」!
在腾讯官方的推荐与扶持助力之下,再次引爆睿问的直播间,现场观看人数达4.5万人次,点赞超9.1万,直播全程2.5小时热度不减,互动、礼物不断~
本场直播,我们邀请到知名自媒体作家非非马与睿问She Power创始人兼CEO邱玉梅Daisy对话探讨:“为什么女性容易陷入‘恋爱脑’?”“为什么女性会喜欢反复确认男人的爱?”等热门情感话题。
《睿问100天连播大挑战》是睿问She Power发起的连续直播100场对话100位TA领袖的直播栏目。这期间,我们将对话100位各行各业领导者,用直播的形式看见和见证当代TA领袖职业进阶历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更多职业女性活出自我,获得职业成长。
以下内容整理自直播:
如何定义“恋爱脑”?
非非马:作为一个自媒体作家,确实听到特别多的情感故事,“恋爱脑”这个话题的确非常值得讨论。
为了避免大家的概念不统一造成的理解歧义,我们首先来“定义”下什么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恋爱脑”。
第一,从爱情观、人生观层面上来说,“恋爱脑”的人会认为爱情大过天,爱情是第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这是我认为最本质意义上的恋爱脑。并且,不分男女,都可能会“恋爱脑”。
比如,有一个名校毕业的男生,父母都是高级公务员,但是他每次谈恋爱,都是爱情最重,每次都选择为了爱情放弃个人发展,包括出国留学等等。后来进了一家银行做职员,结婚生子。他的人生追求就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工作只要稳定就很开心。所以,男生也会恋爱脑,当然,相对而言女生的比例会比男生高。
第二,在热恋时期表现出“恋爱脑”。因为热恋时的超量多巴胺分泌,带来非常强烈的快乐,而且具有成瘾性,人整个处于高烧状态。此时理性非常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做出一些正常情况下不会做出的行为,恋爱排序第一。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暂时性的失控,当荷尔蒙褪去,内在的激素分泌趋向平稳,理性就会逐渐回归,这种“恋爱脑”是相对好“治”的。
第三种,是受到情伤之后,表现为“恋爱脑”。比如很难抽离与修复,长时间沉陷其中难以自拔。这也是一种暂时性的“恋爱脑”。它其实更多与人在受到情感挫折创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在我看来,根本性的“恋爱脑”,还是第一种,在爱情观和人生观上认为恋爱大过天。
Daisy:每个人对“恋爱脑”的定义可能不同,我会把身边看到的一些现象看作“恋爱脑”。
比如说:一个人谈恋爱时,别人觉得不怎么样,甚至人品有问题的人,在他眼里却满身都是光环。他对对方的评价与外界和公众的评价发生严重的错位。
为了对方放弃一切:放弃工作,放弃父母,放弃个人的人际交往圈子……
还有天天患得患失,对对方有极强的控制欲,要定位对方,查对方手机,偷窥对方的社交网络……对方任何一个无意识的小小举动,他都会解读出一本书。
以上这些,在我看来就都是“恋爱脑”的表现。
为什么女性会反复确认男人的爱,在爱情中患得患失?
非非马:就我的个人观察,大概有三个主要原因会导致这个情况。
第一种,就是在爱情观和人生观上的“恋爱脑”所导致。
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自我价值确认系统。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对人生意义的确认,都来自于爱情(或婚姻),来自于你的爱情(或婚姻)对象对你的肯定与确认。于是你需要反复确认他对你的爱是不是还在。因为对方认为你值得爱,成了你确认自我价值的路径。
这是一种看似容易的方式,似乎只需要有人爱上你就可以,但却是最脆弱,也最危险的自我价值确认方式。人始终还是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支撑系统。
第二种,就是一直对自己不够自信、缺乏安全感的人,她们需要对爱情反复确认。
第三种,遇到了“渣男”。他们或者没有在关系中表现出足够的忠诚和投入从而让女方没有安全感,或者非常善于PUA,喜欢给伴侣“洗脑”,通过贬低伴侣的方式降低伴侣的自尊,让其臣服,从而获得对伴侣的掌控、以及自己的优越凌驾感。
女生长久处于这样的恋爱关系中,自信会被摧毁,人格会矮化,觉得自己什么都很糟糕,会焦虑、会不安,对这份爱情产生不配得感,于是就表现为患得患失、需要反复去确认对方的爱。
Daisy:我有看到过一个很特别的现象:男女双方都非常频繁地问对方爱不爱自己,两个人好像把反复确认对方的爱变成一种游戏。双方都经常因为“确认被爱”这件事而要死要活,也会因此找到极强的存在感而很满足。
我觉得可能他们就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互相折磨也好,反复确认爱也罢,都是为了在那个瞬间被在乎,成为最特别的存在。
或者说,当两个人都看过对方最不堪的样子,也有过最甜蜜的纠缠,可能就更加能确定是真爱。通过这样的关系,暂时忘记世界上的其他烦恼,也能找到在其他任何关系中都找不到的感觉。
所以,习惯这种“患得患失”的女孩子,需要的应该就是存在感和独一无二的被爱吧。
非非马:是的,Daisy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有很多。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爱情的体现,相对来说,也是一种病态的爱情观。
说的这种情况确实不少。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成熟的爱情。
关于什么是爱情,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真正的爱情诞生在荷尔蒙褪去之后。
荷尔蒙还在起作用时,那种身体化学反应本身所带来的高强度快乐,足以支撑两个人如胶似漆,卿卿我我,甚至眼里没有其它。这种情感在我看来最多称之为激情,真正的爱情是荷尔蒙褪去之后两个人依然愿意互相信任关怀,彼此陪伴支持,并培育出深厚的亲情、友情、恩情、义气、责任,这种综合的情感,它才可以称之为爱情。
为什么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女性,也容易在爱情中迷失自我?
非非马:人类陷入所谓爱情时产生的那种强烈化学反应,是人的一种生物本能,和人的受教育程度其实没有关系。当然,受教育程度会影响一个人的爱情观以及在爱情中的行为模式等等。
但我特别想提的一点是,学历教育和情感教育其实是两回事儿,学历高,并不代表对情感和亲密关系的认知、处理情感的能力强。据我的观察,不止中国,也包括英国,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里,情感教育这一环都是缺失的。
我专门和好朋友的孩子聊过这个问题,她9岁随父母来英国生活,后来考上了牛津大学,现在一家英国主流媒体工作。她告诉我,她在英国的受教育经历中,很早就开始有性教育,生理卫生教育等等,但从来没有受过专门的情感教育。
青春期时,她和她大多数同龄人对爱情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个人实践经历以及文化影视产品中所呈现的爱情,比如她也曾经非常喜欢《暮光之城》系列。
所以,情感教育的缺失,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现象。青春期的女孩子们能够从大众文化产品里所获得的“爱情教育”,可想而知是非常偏颇的,不论中外。
比如,从早年的《风月俏佳人》,到《暮光之城》《五十度灰》,其内核都是“霸道总裁爱上我”。
爱,是需要学习的。从爱情观的塑造到爱的能力,都是后天习得、修行得来的。它其实是一门非常难的课程,甚至需要终生修习。
Daisy:为什么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女性,也容易在爱情中迷失自我,我觉得跟传统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很小的时候就会被上一辈教育:“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男性就不会被这样教育。
从古至今,女性就总是被外界灌输,你的感情、婚姻要比事业更重要。所以一个女生学历很高,甚至事业很成功,但还是会不自觉地用以前的老思想去束缚自己。
甚至当一个女生事业很成功,就会被猜测婚姻不幸福;女上司发脾气就会被认为是感情出问题,男性则不会被这样认为。
所以这些就导致,很多女性都有一种情结,就是希望两面都是圆满的,既要事业成功,还要有好的婚姻,有好的爱情,太执着追求这些,反而就会迷失自我。
女性如何让爱情成为自己成长的势能,而不是拖累?
非非马:我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首先解决“道”层面上的问题。所以如何让爱情成为自我成长的势能,首先还是要从人生观、爱情观上去谈。
比如有读者朋友提到,可以通过进入下一段恋爱去解决上一段恋爱的情伤,但如果你没有真正解决底层的“道”存在的问题,谈再多段恋爱也无济于事。对爱情的认知,爱的能力,和恋爱的次数并不成正比,只和你在爱中收获的思考与成长呈正比。
其实爱情观的基底,还是人生观。“我是谁?”“我为什么活?”“我要如何定义我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我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度过我的一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思考自己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爱情和我们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相信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答案,重要的是对这个问题有一种自觉的思考,求解的精神。
我个人很推荐大家读一读弗洛姆《爱的艺术》,对我自己的启发非常大。弗洛姆不仅是一个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他对爱情的思考和分析,是有哲学高度的。所谓“爱的艺术”是需要学习的。
我自己是建议女性朋友们学会“在框架内谈恋爱”。我们需要努力为自己搭建一个成熟、稳定的人生框架,它包括方方面面,我们的人生观、爱情观、我们的工作事业、兴趣爱好、亲情、友情、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当我们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健康良性的框架时,你就有了很强的支撑,在这样的框架内再去谈恋爱,你的状态会更稳定、内心会更安定,相应的,爱情过程也就会更顺畅。
Daisy:我不是情感专家,所以我想从爱情的趋势中来看待这个问题。比如说在八九十年代,很多人为爱痴狂,为爱自杀,甚至为爱杀人,虽然现在的时代也偶然会有,但是比例没有那么高。
就像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她有一个理论叫:“爱情降级论”。大家对爱情的重视,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没有那么重视,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更多元,世界也更宽广。
以前能从事的职业,能去的地方都比较有限,所以很容易把爱情当作很重要的事情,但其实你的个人“带宽”是有限的,有那么多的声音,那么大的世界占用你的“带宽”,爱情就不再那么必不可少,也就可以更加理性、抽离地看待爱情。
我听到很多年轻女孩说:“找男人干嘛,不如逗逗狗,养养猫来的开心”,挺有意思的。现在女生的世界,和人生的框架中,越来越丰富,对各种事情会有个人的排序,爱情排在第几位,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并且,现在男性欣赏、喜欢女性,也不仅是以前单一的外貌、家世之类的,有智慧、有自我认知、情商高、智商高、有能力的女生显然更具备吸引力。所以现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样的节目非常受欢迎。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就像非非马说的,你选择在什么样的框架下谈恋爱,你因为对方的颜值、金钱而谈恋爱,还是更看重对方的智商、情商、能力,也会决定你能否在这段感情中获得成长的势能。
不能把对方当作工具人,只是帮助你加薪、过得更好或是给你一个房子,或是给父母一个交代。我认为美好的爱情一定是两个人共同成长,能够激发双方潜能变得更好,帮助对方成为想成为的人。
女性如何让自己尽快从不好的爱情中脱离和翻篇?
Daisy:很多在爱情中迷失自我的女生,可能或多或少是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的原因。因为从小爱的缺失,导致她们在爱情中也需要反复确认爱,非常依赖爱情,很多沉浸在过去的感情中无法自拔的女生都是如此。
我觉得很好的一个走出来的方式是,无论何时,保持成长,当成长的速度足够快,你就可以遗忘过去的伤痛。即使我们不能够很好地爱自己,即使我们缺乏爱的能力,但如果我们能保持成长,我们也能够被动地不喜欢这个人,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
所以做睿问这样的女性成长平台,我们也是希望,能够给孤独的女生一个互相支撑的部落,在这里大家会给你关爱,也会让你看到更宽广的世界,让你看到大家都在“飞奔”着成长,那你也要鞭策自己往前“飞奔”。
非非马:我非常同意Daisy提到的个人成长。个人成长包括了爱情观和人生观的成熟,也包括了学识的提高,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提高,个人事业、兴趣爱好的发展等等。
当你聚焦于个人成长时,你自然会长出新的“肌肉”,“伤口”也就自然好了。这就是积极心理学中的用build思维替代heal思维。不要盯着“问题”聚焦在heal(治疗)上,而是转向聚焦在build up(积极建设)上。我们每一次谈疗愈,其实都无异于再一次的创伤提醒。
另外就是需要有支持系统,它非常关键,也很有效。这个支持系统可以是亲密的朋友、老师、家人等等。他们愿意付出爱和耐心倾听你,关怀你,陪伴你,支持你,鼓励你。其实人都有dow n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外部支持系统。
最后我想提到的就是,借助于科学的办法快速走出情伤。比如我们可以学习下关于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血清素等方面的知识,因为它们直接“掌管”着我们的情绪。比如当身体内血清素水平低时人就会感到抑郁。我们就需要知道哪些原因会造成血清素水平低(具体可以参照直播回放)。而解决的办法则包括服药(类似百忧解这样的抗抑郁药)、运动、多晒太阳,饮食(比如多吃西红柿、梅子)等等。
如何走出情伤,不仅是价值观爱情观的问题、个人成长的问题,也是一个生理问题、科学问题。多管齐下一起解决,会更容易走出来。
女性如何通过“秩序感”来实现自我成就?
非非马:“秩序感”,是我在最近一篇关于英国传奇女作家Vita的文章提到。
Vita一生谈过50多段恋情,是个双性恋,有着开放式的婚姻与两个孩子,但这些都没能“耽搁”她完成了不起的事业。她是一个了不起的畅销作家,受邀赴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演讲,被美国总统邀请至白宫喝下午茶,还是被写入园艺史的园艺家,她创建的花园独具特色,是英国每年访问量最高的花园之一。
她出生于1892年,那个时代,女性角色基本被定义为妻子、母亲,被局限于家庭,Vita却有极其丰盛的一生。为什么她能够做到?
我认为得益于她的“秩序感”。
首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包括了目标的制定,比如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怎么过我的一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后是目标排序,在家庭、婚姻、爱情、兴趣爱好之间确定出优先级。这个“秩序”将决定你如何分配你的“生命带宽”,包括你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等等。
第二是时间管理。我们的时间用在哪儿,我们的成绩就出在哪儿。
第三是项目管理思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项目经理,我们的一生就是大大小小的项目组成。
第四是情绪管理。
第五就是财务管理。Vita的同性情人之一,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每个女人都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强调女性的经济独立。我很认同,因为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我认为正是这种秩序感,保障了Vita生活的稳定与有序,是这种有序性保障了她的持续高产。
关于“秩序感”更详细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非非马”去阅读这篇文章。
Daisy:非常赞同非非马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任何人都该有一个人生长远的目标。
Vita希望在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希望在女性成长史上有我的名字,所以我现在会认真地写书,认真地经营睿问。我会在这条道路上走一辈子,我相信再花四五十年去耕耘,我相信我是可以实现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