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中葡经贸合作空间广阔  可持续发展成焦点 广告 奕瑞科技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顺利竣工验收 足不出“沪”就能品尝地道苏州滋味 协顺兴面馆在兴国宾馆开启“限时快闪” 江苏如东:“百姓舞台月月演”聚合力惠民生 嘉兴探索“向天要空间”产业升级路
第04版:八面来风/专题 2025-04-10
沪嘉苏低空交通环线通航,“空中高速”重塑城市发展逻辑

嘉兴探索“向天要空间”产业升级路

最近,一条横跨长三角的“空中走廊”火爆出圈,引发全国关注:上海浦东、嘉兴南湖、苏州金鸡湖三地间全长275公里的低空交通环线通航,将跨城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打飞的上班”的梦想照进现实。

这条航线不仅改写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格局,更让“低空经济”概念从蓝图跃入现实。作为继公路、铁路、航运之后的“第四张交通网络”,低空经济正以“空中巴士”“无人机物流”“智慧农业”等创新形态,重塑城市发展逻辑。嘉兴,这座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城市,正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探索一条“向天要空间”的产业升级之路。

天空成了“新马路”

传统通勤模式下,嘉兴至上海浦东需绕行高速或高铁,耗时超1.5小时。如今,低空交通环线以“点对点”直线飞行模式,将三地通勤效率提升300%,相当于在长三角城市群上空编织了一张“30分钟经济圈”网络,不仅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催生了跨城职住、商务往来、文旅消费的新模式。上海金融精英晨起飞赴嘉兴开会,苏州游客乘直升机俯瞰南湖烟雨,正在成为日常图景。

据统计,目前嘉兴正在加快打造“无人机+医疗救治”“无人机+城市治理”“无人机+农林植保”等一批应用场景,已经成功构建了23个应用场景项目,13条飞行航线覆盖嘉兴市内约80%区域范围,让低空经济今后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重奏”掘金“新蓝海”

从大中型飞机到小微飞行器,从载人航空到无人机集群,那些曾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空中出行、无人机物流等场景,如今正在嘉兴的蓝天之下成为现实。

近年来,嘉兴“低空+”应用场景呈现爆发式增长,而这背后,正是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崛起——作为万亿级规模的“新蓝海”,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乘风而起”。

这一发展态势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地理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共同奏响的“四重奏”。

从地理资源来看,作为长三角平原城市,嘉兴平均海拔仅3米,全年适航天数超300天,空域条件堪称“天然飞行区”。目前,嘉兴全市已建成各类直升机起降点33个,无人机起降点71个,为打造低空经济联通大物流、大网络的干支线,形成立体交通奠定了基础。

从工业制造来看,嘉兴在低空制造行业具备较强基础,目前,嘉兴已有18家低空制造企业、8家低空应用企业相继落户,串联起研发、制造、测试、应用、服务等多环节,低空产业集群已成形成势。譬如,平湖重点建设低空配套制造、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营服务等关联产业,积极构建航空航天“211”现代产业体系;海宁也在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上也开足马力,打造海宁航空装备产业平台。

从市场规模来看,嘉兴不仅是江南粮仓,农民“钱袋子”连续21年领跑浙江全省,还是工业强市,所辖五县(市)全部跻身2024年中国工业县(市)百强榜单。与此同时,城市人气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560.8万,实现40余年正增长。旺盛的产业需求和庞大的市场体量,推动“低空+农业”“低空+工业”“低空+消费”等场景加速落地,既为低空经济注入新活力,更为城市未来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从政策支持来看,去年9月,嘉兴发布《嘉兴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从布设低空基础设施网、完善低空航路航线网、构建低空飞行服务网等多方面着力,提出到2027年将嘉兴打造成为“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定位以及“3+2+2+X”的总体发展格局。

如今,在“四重奏”的协同发力下,嘉兴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加速领跑,一个“天上有飞机、空中有航线、地面有产业、应用有场景”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成型。

摘编自“嘉兴发布”微信公众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