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中国花样滑冰运动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竞技场上的矫健身影到冰场边的执教身影,耿冰娃——这位从黑龙江齐齐哈尔走出的冰上名将,以运动员与教练的双重身份,见证并助力着中国花样滑冰事业的代际传承与创新突破。
1994年出生于冰雪世家的耿冰娃,3岁踏上冰场,11岁入选国家队,21岁完成从运动员到教练的华丽转身。她的运动生涯曾创造多项纪录:以12岁之龄掌握五种三周跳,成为当时国内掌握该技术年龄最小的选手;2010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她以自由滑91.39分的成绩刷新个人纪录,并与金妍儿等国际顶尖选手同场竞技;2011年亚冬会,她在哈萨克斯坦的冰场上摘得第五名,成为该届赛事中进入前八的两位中国女单选手之一。
退役后,耿冰娃并未离开冰场。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国内技术官员,她将赛事组织经验反哺基层。2023年她加入华熙银河俱乐部,将国际赛事经验转化为系统化训练体系。执教仅一年,其学员徐铭涵、郭希雅便斩获北京市青少年冠军赛甲组冠军,更在2022~2023赛季全国队列滑大奖赛中夺得少年组亚军。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她独创的训练方法,帮助学员精准提升技术细节,这一模式已被多家机构引入。
在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冰舞创作表演人才培训项目》的录取名单中,耿冰娃以“兼具竞技经验与艺术创新视野”的优势脱颖而出。这次录选不仅彰显了国家层面对冰雪运动艺术化探索的重视,更折射出中国花样滑冰从“竞技突破”向“艺术表达”转型的时代命题。
从运动员时期的“小陈露”到如今的“育才先锋”,耿冰娃的转型轨迹映射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升级路径。面对“后冬奥时代”的冰雪产业机遇,她的视野愈发开阔。早年接受李明珠、关颖珊等国际名帅指导的经历,让她深谙“中西合璧”的教学之道。她将芭蕾舞元素融入滑冰课程,开发的“艺术表现力提升模块”使学员在全国联赛中的节目内容分明显提高。正如她的同事所言:“耿冰娃用技术创新打破传统训练壁垒,为中国花滑教育打开了新思路。”
从北国冰城到首都赛场,从聚光灯下的跳跃到幕后的教案设计,耿冰娃用28年的冰上生涯诠释着“使命传承”的深层内涵。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她既是冰雪运动的受益者,更是开拓者。未来,她将以科技为翼、以育人为核,为中国花样滑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