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浦东新区天安花园小区,开阔的庭园内,郁郁葱葱的树木将空间分隔成特色各异又整体协调的景观,隔而不断的设计让花园更显深邃雅致。与世纪公园仅一路之隔的优势,使其高水准绿化景观成为业主的骄傲。
天安花园小区是较早试点“酬金制”的小区之一,从2005年至今,天安花园业委会已经是第五届了。以业委会为主导的酬金制,要求业委会和物业帮业主算好一本“明白账”。
早在天安花园业委会成立之初,业委会成员依据2003版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对“酬金制”进行了定义。随后,天安花园业委会和科瑞物业一起对小区的各项管理成本共同进行仔细核算,比如根据上海最低工资标准、员工福利交纳基数调整的比例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测算小区管理成本上涨的平均额度。
如今,由7名正式委员组成的业委会中,党员占4名,成员涵盖退休干部、政府职员、企业负责人、律师等多元职业背景。他们凭借自身资源为小区赋能:邀请世纪公园整修总设计师指导绿化,邀请同济大学建筑系老师免费检测房屋,房产领域专家为小区事务提供专业支持。
多元共治模式下,业委会与物业、社区党委、居委会多方联动。科瑞物业每月提交包含费用使用、公共收益的详细月报;业委会定期组织业主接待日,按小区建筑批次逐期开展,高效解决业主诉求。
绿化是天安花园的金字招牌,却也带来不少困扰。小区树木树龄大多超20年,修剪工作因涉及居民采光、景观视野等切身利益争议不断。为科学修剪,科瑞物业依据世纪公园绿化设计师建议,结合树木生长特性与小区环境,制定“一树一方案”。对不影响采光的树木保持原状,保留生态价值;对遮光树木适度疏枝,平衡采光与树木健康。即便如此,高层业主因景观视野需求反对修剪,物业便充分征求意见,及时优化调整方案。小区绿化带上的“便民路”同样是管理难点。原本完整的草坪因快递员、住户抄近道被踏出一条路,破坏绿化又影响美观。物业计划铺设草坪砖解决通行问题,业主又不想破坏绿化带。经业委会发布情况说明,澄清决策主体,缓解了矛盾。物业随后取消铺设,改为安装摄像头管控、设置禁止踩踏告知牌,同时持续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像经营自家一样管理小区,更能公正地服务业主。”一位业委会成员说。多年实践,委员们已从管理“外行”成长为“内行”,能专业界定物业服务范畴,合理决策公共设施维修资金等复杂事务,推动小区管理规范化。记者 杨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