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新落成的临床诊疗中心大楼门诊大厅迎来一幅宽达7米的大型山水画作品《心园叠境》。这幅由民盟艺术家团队创作的作品,展现了艺术与医疗的跨界融合,延续了该中心在艺术疗愈领域的创新实践。
作为国内精神卫生领域的先行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长期重视艺术疗愈的应用。近年来,该中心致力于跨界合作,与高校、艺术家合作拓展艺术疗愈,同时探索音乐治疗、运动治疗等多元形式,逐渐形成“医疗+艺术+科普”的立体生态。在这里,艺术与医疗共舞:“600号画廊”里绽放着患者艺术家的画作,诗歌墙上流淌着治愈的文字,“一平米博物馆”收藏着康复者的希望。
此次新落成的医疗大楼特别规划了艺术展示空间,《心园叠境》作为核心艺术作品,以1935年创建的医院前身普慈疗养院为创作灵感,巧妙融合江南水乡、山峦起伏、太湖烟波等意象,通过艺术手法展现时空流转的意境。画面中潋滟的水光不仅呈现地域特色,更象征着医者仁心的澄澈境界。
据了解,该作品由朱新龙、叶雄、桑麟康、申杰、吴寒松等艺术家在张智栋带领下历时多日完成。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用画笔在宽达7米的画幅上“行走”,以艺术之凿,凿开了精神困顿的深井,让云上的彩虹倾泻而下,最终将艺术疗愈理念融入作品。
据介绍,艺术疗愈是一种融合艺术创作、欣赏与心理疗愈的跨学科实践,以音乐、绘画、舞蹈、戏剧、手工艺等为媒介,通过非语言表达帮助个体释放情感、探索自我并促进身心健康。迄今,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音乐在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的作用。从仁心医师到艺术疗愈,“600号”正在书写精神医学的浪漫诗篇。未来,这些温暖的实践将继续在城市蔓延,让心理健康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田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