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博馆长介绍展出的化石 图GJ
巴西国博乐高模型设计图
新华社上午电 巴西国家博物馆16日在里约热内卢举办展览,馆长希望以博物馆遭遇大火4个多月后首次展览昭告世人:这座历经200年的博物馆“还活着”。
去年9月2日一场火灾损毁巴西国博约90%藏品和主要建筑,灾后首次展览借用里约热内卢的造币博物馆场地,以《当世界未被冰封,南极洲的新发现》为主题,展示在南极洲发现的古生物化石。160件展品中,仅有不足10件是火灾中幸存的巴西国博藏品,其余展品从其他地区收集而来,包括一件在南极洲发现的翼手龙骨骼化石。
博物馆馆长克尔纳说,这场展览筹备已久,原定去年10月开展,因火灾中断进程,现在开展是为了“证明博物馆还活着,仍在利用现有工具履行职责”。
巴西国博近日在官网上传一张博物馆创意乐高模型设计图,并附投票链接,若投票数达到1万将投入生产,设计图版税收入将全部用作博物馆重建基金。
设计图由巴西两名广告商甘多尔菲和菲利特提供,他们发现乐高公司接受个人提供的创意模型设计,且该模型在获得一定票数后可真正投入生产,所以决定参与这个项目来支持国博重建。
乐高公司表示,只要在1年时间内筹集到1万名粉丝支持,就可以将模型设计图投入生产。目前来看情况十分乐观,不到一周时间内已经有超过9000名粉丝为这一项目点赞加油。
巴西国家博物馆位于里约热内卢市北部,1818年开始建造,最初充作当时迁往巴西的葡萄牙王室官邸。它原本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约2000万件巴西和其他国家文物,包括2.6万件化石藏品。工作人员从大火中抢救出约1500件藏品,包括“镇馆之宝”人类头骨化石“卢西亚”,美洲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卢西亚”损失20%重量,所幸一个掉落在玻璃罩上的柜子使它免于完全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