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宝山区红林路和家欣苑的不少小区居民拨打本报962555热线,反映小区门口常年有个“黑车点”,专门送“上班族”前往地铁站。这些车辆严重超载,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同时,“黑车”司机们态度蛮横霸道,甚至阻挠居民搭乘正规营运车辆。
“黑车”居然扫码乘车
记者来到现场暗访,只见数辆小型面包车频繁出入红林路576弄和家欣苑B区。小区正门设立了“门禁杆”,小型面包车堂而皇之地停在了里面。“快快快,快上车!”车旁的几名中年妇女看见正准备走出小区的“上班族”,赶忙招呼起来。上街沿放着一只塑料凳,上面贴着一张硕大的二维码,供扫码坐车。
记者随后打开手机导航软件发现,从和家欣苑B区小区正门口到地铁一号线宝安公路站,大约有1.7公里的距离。不少小区居民表示,这段路说长不长,可早上走过去真有些“吃不消”,这便让“黑车”有了生存空间,“总共有8辆车,一个早上进进出出的,忙得不得了。”
超载超速步步惊心
“车费多少?”“5块!”观察片刻后,记者扫码付了钱,在不停地催促声中,被“赶”上了车。车厢内狭窄不堪,为了多揽客,一些“原装座席”被拆掉,换上了几只塑料小板凳。记者上车后不到2分钟,7人座的车子硬是挤进了9个人。司机见实在“塞”不下了,车子才立即掉头开出小区。
刚出门一个左转弯,司机便猛踩油门,记者赶紧拉住扶手,不过整个人还是不由自主倒向车厢一侧。
随后面包车飞驰,实线变道、超速行驶、连闯红灯……司机视交通法规如无物。乘客们似乎也早习以为常,“我每天早上坐这车,早被吓惯了。”
3分钟后,面包车到达地铁站。“车上一般能坐几个人?平时一个早上能够跑几单?”面对记者的提问,司机正眼也不抬,只是不耐烦地示意“快点下车”。随后,车辆又呼啸而去。
记者在地铁站旁观察了15分钟,发现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班“黑车”抵达,最多的一车里居然载了12人。
出租车都不敢过来
居民们告诉记者,这几辆“黑车”几乎垄断了附近上班族的短驳车生意,并且还“拉帮结派”,阻挠正规营运车辆载客。
记者来到小区门口,预定了一部网约车。
没想到,车子刚开进小区大门,就被刚才招徕生意的几名中年妇女拦了下来。记者好说歹说,几个人才骂骂咧咧地让开了去路。
“本来,周边的出租车、网约车还比较多,时间一长,师傅们都不敢开过来了。”居民们说,这些人蛮横霸道得很,“一旦有人多说几句,他们就会口出恶言,甚至拔拳相向,实在是无法无天!”
物业管理眼开眼闭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这些“黑车”要进入小区,就必须通过门禁。而控制这些门禁杆的,则是小区门卫。“这些‘黑车’为什么能随便出入?”面对记者的询问,门卫轻描淡写地回道,“有车要进,为啥不行?”
有居民表示,和家欣苑是动迁安置房小区,周边配套并未完全跟上,这也使得“黑车”生意红火。居民们多次向物业反映,却始终不了了之。
对此,居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全面整治小区门口的黑车乱象,还居民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同时尽快完善短驳公交等出行方式,让上班族早日摆脱“黑车困局”。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