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习惯 北海的寒鸭 放下手机过大年 那些年,上海人的年味 年花瑞香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02-10

北海的寒鸭

施之昊

这次北京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见到北海的寒鸭,这也是整个寒冬里最美的所在。

美从何而来?这是我学习与介绍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时一直要回答的问题。大家熟悉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专著《文艺心理学》中提到“美来源于认知”的观点,一直被我引用。大家为什么不觉得董其昌的书画艺术美,因为大家对中国画的精髓“笔墨”缺乏认知,以至于不能喜欢上董其昌的艺术。在这样的美学理论指导下,我一直“乐此不疲”。直到我见到北海的寒鸭后,我才想到另一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理论,“美来源于体验”。想起在一次毕加索的画展中,有朋友问道,你的画不知道在画点什么。毕加索回答“你知道百灵鸟在唱些什么吗?但是你也觉得悦耳”。或许这样的体验就是来源于“认知”以外的“美的历程”。

那天下午我有正事要办,上午我一如既往地不是到景山就是到北海散步。因为我想看看零下几度后的北海与后海,所以叫了一辆车开到了北海公园。寒冬里的景色显得如此干净,湖面就像元代的画面一样,古人将后者的气韵用一个字“冷”来概括,要是大家不能体会这样的画意,就请在寒冬到北海看看。

北海公园里有从小书本里就介绍的白塔,还有一块块古迹的介绍,明代、清代宫廷皇室为休憩、祭祀、祈福建造的建筑,雕梁画栋,钩心斗角,还有大名鼎鼎的“九龙壁”,估计是学习建筑史同学们的活教材,也是旅行社要重点介绍的地方。一来可能是因为我对中国建筑史的陌生,二来也可能是明清宫廷建筑的确在美学上略显单薄,不足以提起我对此的兴趣,美感也很难在我脑子里产生。忽然,我见到结冰的湖面里有很小的一池活水,有晦翁“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感觉。活的湖里面是成群结队活的鸭子、鸳鸯,自由地不顾严寒地游戏着。难怪“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幕里我见到了陈琳画中的鸭子,也见到了徽宗画里的鸭子,这种通感加深了我的记忆,也使我更加觉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可能是整个公园里最热爱这一幕的游客了。

我把这个最美的场景分享给爱画的朋友,一位热衷西洋美术的朋友将我冠以“自然主义”的称号,另一位熟悉中国美术的朋友则连连称赞这是“阳明心学”与“元人逸趣”。对于这三个术语,我只对第三个有所了解。对于“心学”也从不敢造次,我有的只是一种对美的来源新的感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