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声音·八方 “无废城市”建设吹响集结号 越南咖啡的香味、醇苦与炼乳
第3版:要闻 2019-02-27

“无废城市”建设吹响集结号

国务院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约10个有条件、有基础且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无废城市”什么样?“无废城市”试点带来的市场有多大?建设“无废城市”,将带来哪些改变?还存在什么困难?且看各方说法。

“废旧物品最好能流转起来,而不是简单地一扔了之。”

——“无废城市”什么样?居民有不同的理解。北京市民小程认为,“无废城市”首先要做好垃圾的处理问题;常州的王女士则认为,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很重要。《方案》明确,“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建设‘无废城市’的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万亿元,带动约400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我国固体废物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工业固废的历史堆存问题较为严重,如何降低储存量是一大难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说。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统计,截至2018年5月,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3亿吨,历史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2017年,北京和上海两地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超过900万吨。除了产生量大、堆存量高,还有固体废物利用率不高、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设施选址难等现象存在,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存在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此前固废处理是赚钱的有人做,不赚钱的没人做,这种模式将很大程度进行扭转。”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说,数万亿的固废处置市场早已存在,只是原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并不规范,也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长远要求。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方案背后数万亿元市场空间的同时,意味着传统固废处置从前端回收,到后端处置整个生态体系的彻底转变。

“我国固废处理市场的组织形式、市场规模等要素,与未来‘无废城市’所要求的市场发展需求,及行业发展的预期,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整体环境下,“无废城市”推动的循环经济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将推动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具有可观的市场机遇与空间。

“企业若想抓住‘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机遇,就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抓好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做好精细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专家曲睿晶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虎哥回收”构建了一条从“居民家庭—服务站—物流车—总仓”的生活垃圾分类高速公路,借助这条生活垃圾“高速公路”,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近几年,我国固废产业始终保持高昂的发展势头,行业内企业积极探索,找到了不少好的模式,而“无废城市”建设也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剂。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秘书长李金惠说。固体废物的处置看似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实则息息相关。生活垃圾是固体废物中的一个大头,每年每个一线城市大约产生900万吨的生活垃圾,建设“无废城市”,有利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增进人们的环保意识。

本栏编辑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