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国汽车市场延续低迷态势,汽车消费颓势未有遏制,“稳住”汽车消费也尚未实现。1月,汽车产销环同比双双下降,生产236.5万辆,环同比下降4.7%、12.1%;销售236.7万辆,环同比下降11.1%、15.8%。经销商1月库存预警指数58.9%,已连续13个月高于警戒线。
看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1月29日联合发布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要“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还需时间,“多措”尚未落实落地,或许今年车市将现先低开后高走的态势。
新能源车仍是亮点
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全线下挫之时,新能源汽车仍是新年车市唯一“亮点”。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9.1万辆、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3%、138%。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5万辆,同比增长138.3%,其中纯电动6.5万辆,同比增长188.5%;插电式混动2.0万辆,增长52.5%。新能源商用车销售1.1万辆,增长135.1%,其中纯电动1.0万辆,增长133.6%;插电式混动0.1万辆,增长137.8%。
乘用车市全军覆没
1月,乘用车生产199.5万辆,环同比下降2.90%、14.4%;销售202.1万辆,环同比下降9.5%、17.7%,均低于汽车(总体)增速。四个大类车型销售同比降幅均超10%,全军覆没。轿车销售98.6万辆,下降14.9%;SUV销售87.9万辆,下滑18.9%;MPV销售13.0万辆、微客销售2.6万辆,同比分别大跌27.4%、26.0%。
1月,轿车冠亚季军分属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一汽大众,SUV销量三甲由长城、吉利和长安中国品牌车企夺得,上通五菱、上汽通用和东风公司三车企分羹MPV三甲。
朗逸十强市占率高
朗逸、轩逸、卡罗拉、英朗、捷达、桑塔纳、科沃兹、雷凌、宝来和思域等十强1.6升排量小轿车,1月销量34.1万辆,环比增长15.3%,同比虽下降5.3%,但市占率达到34.6%,环同比分别增加5.8和3.5个百分点。在轿市下滑14.9%市背景下,轿市十强车型被外系品牌所垄断,中国品牌帝豪只是偶尔露峥嵘。
中客两位数增长
1月,商用车生产37.0万辆,环同比下降13.4%、3.2%;销售34.6万辆,环同比下降19.2%、2.2%。载货车销售31.3万辆,环同比下降13.8%、1.7%。其中重卡9.9万辆,同比下降9.9%;中卡1.1万辆,下降27.8%;轻卡15.2万辆,低增3.1%;微卡5.1万辆,同比增长11.9%。载客车销售3.3万辆,环同比下降49.3%、6.7%。其中大客0.6万辆,同比增长32.7%;中客0.5万辆,增长26.7%;轻客2.2万辆,下降18.8%。
中国品牌份额续减
包含商用车在内的中国品牌汽车,新年1月销量140.4万辆,同比总体持平。上汽等十大集团销量116.7万辆,占中国品牌汽车销售总量的八成多。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83.2万辆,同比下降22.2%;其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2%,份额又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轿车19.1万辆,同比下降7%,市占率19.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SUV销售51万辆,同比下滑25.7%,市占率58%,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MPV销售10.4万辆,同比下挫26.3%,市占率80.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各系别1月市场份额,中国品牌仍居首位(41.2%),但份额同比持续下降。德系22.8%,微增2.4个百分点,日系21.3%,提升4.2个百分点;韩法两系分别为3.1%、0.8%,依次减少0.6和0.9个百分点。
汽车出口保持增势
汽车出口1月保持增长,商用车出口亮丽,乘用车出现减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汽车(含底盘)出口9.1万辆,同比增长16.5%,出口额11.6亿美元,增长30.3%;零配件出口额47.6亿美元,增长6.5%。中汽协1月汽车出口报交数为8.3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乘用车5.4万辆,同比下降9.8%;商用车2.9万辆,同比增长47.6%。
十强量减市占率稳
1月,上汽、东风、一汽、广汽、吉利、北汽、长安、长城、华晨和奇瑞等十强汽车大集团汽车合计销量212.9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占率89.9%。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环比有较快增长,一汽略增,另5家大集团下降;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同比小幅增长,广汽微降,其他5家大集团降幅明显。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