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星期日
声音·八方 退18件衣服的姑娘被“冤枉”? 旧改,彰显城市品格
第3版:要闻 2019-05-13

旧改,彰显城市品格

孙绍波画

姚丽萍

2025年,思南路上,梧桐树下,国内最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医疗健康领域“新硅谷”——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将隆重面世。

上周,首届“健康中国思南峰会”透露了思南路即将迎来的新转折。20年间,从破败街区到书香思南,再到未来医疗健康”新硅谷”——思南路的“变迁史”再次印证了——旧区改造,不止改善居住条件,更重塑城市风貌,彰显城市品格。

时至今日,上海旧改依然是进行时。市人大常委会年度旧改专项监督显示,今年,上海中心城区计划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旧区改造目标任务50万平方米,约2.5万户。截至目前,已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约12.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300余户。另外,8个项目已启动改造工作,涉及面积约33万平方米、居民1.9万余户,完成和启动总面积已达年度目标任务的90%以上。至2020年,上海将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24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目标,力争超额完成。

在理性规划和枯燥数字的背后,是切实解决“老小旧远”问题的城市温度。进行中的旧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公众福祉,是底线民生、基本民生,更是质量民生。其中,持续推进解决“拎马桶”问题,无疑是旧改绕不开的重大课题。

“马桶问题”如何解决?上海的路径是:首先,全口径、全要素地统计实施改造数量;然后,用几个“一点”的办法,因地制宜,依次破题。

几个“一点”,是通俗的说法,每个“一点”都来自行之有效的基层实践。这当中,有结合旧住房综合改造“改一点”,厨卫设施改造、成套改造、拆除重建改造,样样不容错过;有结合旧改征收“拆一点”,通过征收方式,一些非二级旧里的改造也要纳入统计范围,比如,张园地块征收项目;有结合市政公建项目“修一点”,比如,承兴里里弄房屋改造项目……滴水成川,旧改中的“马桶问题”,就这样“一点点”化解,所有的“一点”,透露的正是旧改“有机更新”的新思路——一地块一方案,优化每个旧改地块的规划实施方案,不但要聚焦卫生设施短缺项目的修缮改造,更要积极推进各类里弄房屋的改造,修缮、抽户、内部整体改造、部分复建,十八般武艺,能用哪个用哪个,目标就在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更好保护历史风貌。

其中,百岁承兴里的“微更新”,之所以成功,不仅受益于一系列更新标准和技术导则,更要归因于“有机更新”新思路,老房子修旧如旧,还没完,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才是关键。于是,环境整治、综合修缮、均衡改善,一环扣一环。试点微更新后,原本72家房客的大杂居环境里,出现了独立卫生设施、独立厨房设施,最大程度改善了居住条件。

微更新,不只要改善一家一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更要着眼于社区大家庭,提升公共空间容量,让更多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微更新后,坐落在承兴里的公共洗衣房,服务整个街道19个社区的500多户困难老人,洗衣房,也就成了左邻右舍交流互动的“共享空间”。石库门空间有限,但却可以探索在有限的空间环境里,通过微创性改造,美化环境,强化功能,借助公共空间让居住者更有归属感、认同感,提升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质,带动社区和街区朝向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这样的标本价值,也共享于上海所有的老城厢旧改。上海要加快建设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包容,人文关怀根植大众,文明美德蔚然成风,中外文化交相辉映,城市记忆深刻隽永;而人文之城,要呵护的,正是城市的生活品质和人们的家园记忆。

岁月,或许会令记忆模糊容颜老去,但城市的风骨却生生不息流淌于血脉之中。旧改,让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在一次次重塑风貌的有机更新中变得鲜活又鲜明——无论是承兴里,还是思南路,概莫能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