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上汽通用实施动力总成超长质保 日产2018财年全球收益下降 斯柯达新速派设计展灵动之美 东风本田H o n d a思域焕新升级上市 名爵H S性价比再创新高 寒冷车市,日系车何以不失势
第22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2019-05-22

寒冷车市,日系车何以不失势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依然一片哀鸿,在自主品牌和其他合资品牌断崖式下滑的逆境中,日系品牌依然保持正增长,销量一路节节攀高,成为车市寒冬里的一道别样风景。为何日系品牌能逆市而行,值得业界思考。

■销量增长价格稳定

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1-4月,丰田在华共销售49万辆,在日系车企中排名第一。本田在华共销售46万辆,同比增长14.6%。日产在华销售46.5万辆,同比微增0.9%。如果从单个合资车企的表现来看,这种增长势头更为凶猛。1-4月,东风本田共销售213918辆,同比增长21.1%。广汽本田1-4月共销售246623辆,同比增长9.6%。广汽丰田1-4月销售203084辆,同比大增26%。

日系三巨头逆势增长,得益于旗下主力车型的给力市场表现。轿车阵营中,轩逸、卡罗拉、思域、雅阁、雷凌、凯美瑞、飞度都是月销过万的热销明星。轩逸还成为轿车销量冠军朗逸的最大挑战者,4月销售33441辆,1-4月累计终端销量破139134辆,同比增长16.8%。雷克萨斯4月在华新车销量也有了新的突破,单月销量达21839辆,同比增长高达46.9%。

虽然自主品牌依然占据SUV销量前十榜单的半壁江山,但日系也有三个席位,日产奇骏、本田CR-V、XR-V、丰田RAV4、本田缤智都月销过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日系的降价幅度明显小于竞争对手。比如在中级车领域,卡罗拉、雷凌、思域的降价幅度都在2万元以内,而竞争对手们普遍都有2万元以上的优惠,甚至4万-5万元。

■贴近市场“苦尽甘来”

日系车企近期表现逆天,势必“事出有因”。如今回过头来看,经历了2010年-2012年左右的低谷后,日系车企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市场的需求和特点,经过几年修身养性,完成各项市场调整之后,现在已到了最佳收获期。最近几年日系车频频发力,掀起强大的新产品、新技术攻势,走出一波历史性增长态势,如果用“卧薪尝胆,苦尽甘来”这八个字来解读日系车是再恰当不过了。

以本田为例,最近几年其本土化研究做得较为出色,推出的新品均有运动、空间、动力这些非常贴合市场的标签,在华两个合资企业投放同平台车型不断增多,双车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取得不菲的成果。再比如丰田丰巢架构下的新产品从外观到内在动力都令人眼前一亮,每款车型每一个零件都经过全新开发设计,保障品质与提升安全感是丰田的一大特色。

在运营、管理、产品布局方面日系车深有心得,再加上强大的技术积累,落实到产品上就极具有吸引力,越来越贴合中国市场口味,加速了日系车这一波逆势上涨行情。

另外,日系车品质深耕向来非常明显,过去15年中日系车在国内口碑较好,耐久、稳定成为车系标签,虽然在操控、质感上短板明显,但优势同样不可抵挡。今年市场收缩,可靠耐久这些产品最基本的要求被保留下来,这也是日系车之所以能在多次市场冲击下依然安然过关的根本原因之一。

■背后仍有“近忧远虑”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情况,可以看出日系在华战略是比较成功的,但大幅增长的背后未必不存在隐患。日系集体上扬的大盘下也并非铁板一块,马自达、斯巴鲁等相对弱势的品牌下滑势头依然严峻,产品少更新慢再加上智能化浪潮跟不上,今后面临的挑战比自主品牌还大。在高端品牌领域,只有雷克萨斯一直独秀,英菲尼迪、讴歌等两大日系高端品牌在豪车增势放缓、竞争加剧的行情下,销量很不乐观。

即便是日系三大巨头中,也依然有各自的问题和短板。从丰田具体车型的销量来看,其轿车表现更好,有卡罗拉、雷凌、凯美瑞三款销量支柱,但在SUV领域,则只有RAV4一款月销过万,汉兰达在大7座SUV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之后号召力逐渐减退。被寄予厚望的一汽丰田奕泽、广汽丰田C-HR则月销只有5000辆左右。另外企业之间苦乐不均,广汽丰田同比大增近30%,一汽丰田却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因此,在日前的2018财年业绩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一脸严肃,讲话中危机感爆棚,充满近忧远虑。

相较于丰田轿车强、SUV弱的偏科,本田则相对均衡。但此前在华销量一直领先的日产,也有点跑不动了。东风日产1-4月份累计终端销量实现339030辆,比去年同期仅微增1.5%,且产品销量不均衡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轿车主要靠轩逸,SUV主要靠奇骏。降价幅度上,东风日产的降价幅度和上汽通用、自主品牌有一拼,虽然保持微增,但感觉颇为吃力。

因此,日系品牌依然需要警惕重蹈法系与韩系车在华“由盛转衰”之覆辙,继续做好中国市场这篇“大文章”。

雍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