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杂技表演为何变成音乐会了? 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静一静,听老教授敲黑板拎重点
第15版:文体新闻 2019-05-28
广场舞其实有几千年的历史

静一静,听老教授敲黑板拎重点

大妈最爱广场舞 图IC

就像平日每个傍晚,伴着夕阳的余辉,阿姨妈妈们身着自己钟爱的服装,踩着有节奏的步伐,在雨后湿漉漉的广场上跳起了舞。舞蹈让她们忘记了白发和皱纹,妖娆婀娜仿佛还是当年那个的少女。

许多上海阿姨喜爱舞蹈,广场舞成为了她们的主要娱乐和爱好,她们热爱,她们坚守,她们用汗水和时间换来自己的荣誉。她们也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广场舞更上层楼。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给了她们一次从实践走向理论的机会——昨天下午,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本届群星奖舞蹈评委于平来到长宁艺术中心,一边讲述“群众舞蹈”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一边告诉大家广场舞也能编排得更精彩。

高手指点“十二艺节期间,由文旅部推荐八位不同艺术门类导师来到上海,在全市范围内走进基层开展10场讲座。”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馆长叶笑樱说,“我们长宁这里有两场,一场是戏剧的,一场是舞蹈的。”昨天是个工作日,又是下午,可是会场里还是坐得满满当当,放眼望去,都是平日里“广场舞”的骨干和精英。

“今天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的,都是群众舞蹈中有一定基础的,其中很多人还是负责编排的,大家之所以热情这么高,也是想通过高人指点,让自己的舞蹈更加出彩。”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见多识广——于平在全国各地都为广场上的舞蹈爱好者指点过,因此驾轻就熟开门见山。“你们知道广场舞的来历吗?”看着阿姨们面面相觑,于平告诉大家,其实广场舞也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古人阴康氏(一说陶唐氏)因为民众‘筋骨瑟缩’而教舞‘以疏导之’。正如《乐记》所言,‘情动于中,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阿姨们一边做着笔记,一边互相感慨,“原来我

们这广场舞也是有文化传承的!”

现场指导

到了现场指导环节,于平对大家说,“我们的舞蹈和专业的不一样,专业的舞蹈演员选材前甚至都要去医院拍片检查,看看身体条件是否合适,否则会伤害到身体的。而我们上了年纪的舞蹈,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高

难度的,我们的编排一定要结合

自己生活的特点。”他跳起了一种民族舞蹈,两只

手不停在身前绕动,“我第一次看也很好奇,后来看了他们那里的人撒网捕鱼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动作就是收网的动作,他们每次收网都要收上二十分钟。”这一下,便让大家豁然开朗,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台下的阿姨妈妈来自五湖四海,她们各显身手,老教授在一旁看着,告诉他们各自的民俗风情其实都可以编排成舞蹈动作。

阿姨们和老教授的年龄相仿,都有了孙辈,于平和阿姨们说,“如果孩子喜欢舞蹈,千万不要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于平坐在阿姨中间,回忆起当年儿子在幼儿园的一段经历,“那次他被老师罚站了,说是跳舞不认真。后来我回家问他,原来,老师教小朋友跳草原上的马背舞,老师教的是一手伸前,身体靠后,优哉游哉的骑马。我儿子说自己看到电视上的骑马都是快马加鞭,身体向前趴在马背上,所以他就一定要这样跳,结果被罚了。”阿姨们听后有些不平,认为舞蹈本就是需要孩子般的想象力的。

时间过得很快,老教授早上搭乘10点的火车从南京赶来上海,下午又搭乘5点多的火车返程,2个小时的交流,让阿姨妈妈们受益良多意犹未尽,散场时分,大家相约在广场,继续舞动,不负韶华!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