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皓为游客指路 陈梦泽 摄
本报记者 金志刚
“太爷爷是火车司机,爷爷、姥爷是铁路职工,爸爸、妈妈也是……‘阴差阳错’,大学里学动画专业的我,居然也成了一名铁路职工。可能这就是缘分吧,作为一名新时代铁路职工,肯定要比我的曾祖辈、祖辈、父辈做得更好!”
90后小姑娘范皓戴着眼镜,说起话来井井有条。她现在的工作单位是上海虹桥站,与老家徐州之间,有京沪高铁线连接着,更有一家四代对铁路的那种“痴情”联结着。
太爷爷在铁路抗战线上牺牲
范皓生于1991年,在徐州长大的她想念故乡的一山一水,尤其是云龙山,“从小到大,几乎每年,爸爸都要带我去爬一次云龙山,每次去都会到北麓的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亭,因为太爷爷的名字就刻在那块碑上!”
太爷爷范祝全是河北丰润人,也是中国第一批火车司机,早年驾驶蒸汽机车行驶在津浦铁路线上。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逼近徐州,徐州机务段组织了两批大撤退,在此过程中,共有186名员工或遭日军围杀,或病死途中,范祝全也不幸病故。
“虽然连爸爸也没见过太爷爷的面,但摸一摸刻在碑上的太爷爷的名字,有一种‘寻根’的感觉,随着年龄增大,也更能感觉到我们这一家血液里的‘铁路基因’。”范皓说。
爷爷姥爷半辈子都给了铁路
爷爷范子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时已是一名连级干部,但脱下军装后依然选择了铁路一线岗位,在徐州站运转车间工作,“简单但辛苦的劳动,爷爷的后半辈子都给了铁路,做过扳道员、车号员等等,直到退休。”2002年,范皓还在上小学,爷爷就去世了。
姥爷当年在徐州西站货场附近的一个道口“看道口”,“以前的铁路线很少有高架桥,铁路线与地面的平交叉口,就是一个道口,火车要经过了,姥爷就提前打响‘咚咚咚’的警示音,放下栏杆。”范皓说,现在这样的道口在大城市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铁路高架桥,“既保持道路畅通,又减少路外伤亡”。
父母“接班”一家人聚少离多
范皓的父亲范惠君1979年“接班”也成为了徐州站运转车间调车场的一名扳道员,一做就是7年。范惠君一边工作、一边补习,后来转至管理岗位,在收入检查室负责运输收入审核。到今年,他也即将退休。范皓的妈妈孙桂兰则“接班”在徐州站做售票员,现已退休。
家族内,两个姑姑,还有小姨父、三姨父等也是铁路职工,只不过各自的工种不一样。
生在这样一个“铁路世家”,范皓从小有两点印象很深:其一,“不指望”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有父母的长久陪伴,爸爸妈妈忙,特别是遇到春运等运输繁忙季,很难见到他们。其二,因为家族内铁路职工很多,根本没有节假日“概念”,要把大家凑齐吃顿饭的难度很大,“别说春节,小姨结婚那天,我妈刚好轮到值班,她中午请假来到喜宴上匆匆扒了两口饭,又急着赶回去上班了。”
“铁四代”继承了坚守品质
范皓作为“铁四代”,毕业那年刚好遇到当时的上海铁路局第一次开展社会招聘,即招收非铁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动画专业的范皓“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还是“投入了铁路的怀抱”。
在虹桥站,范皓做过售票、客运等岗位,“我妈之前也做过售票员,她那时有‘三宝’:票板、浆糊和算盘,卖一张票,要在硬壳基础票上贴空调票、卧铺票等,算票款也是靠算盘;我现在全用电脑操作。”
当然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一个铁路人的负责与坚守。2015年初,范皓参加工作后的首个春运,第一天就遭遇了35年来上海最冷的天气。在-7℃的低温和呼啸的北风中,这个“90后”小囡上了近20个小时的班,在“露天”站台上迎来送往了数万名旅客。
在铁路系统,四代都端“铁”饭碗的非常罕见。在范皓的家族里,很多人虽然只是平凡的铁路职工,也没什么丰功伟绩,但正是他们这样的“坚守”,成就了铁路网日复一日的畅通。
老物件的故事
一块怀表
范惠君珍藏着爷爷范祝全留下的一块怀表。怀表背面,镂刻着“津浦”字样和蒸汽火车头的图案,那是范祝全当津浦铁路火车司机时的工作表。
上个世纪30年代,从北平到上海的火车,经平津、津浦、京沪(南京-上海)线,时速只有三四十公里,全程需近两天两夜。到了范惠君、孙桂兰结婚那年,即1990年,他们从徐州到上海“旅行结婚”,顺便采买衣服、首饰等“上海货”,那时中国铁路还没有大提速,更没有高铁,晚上八九点钟从徐州上车,“晃荡晃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八九点才能抵达上海。
如今,范皓在虹桥站工作,周末想回家,踏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大约两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徐州。
时光如梭。“飞”起来的,不光有怀表可以显示的时间,更有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对此,范皓一家感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