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两伊战争的《时代》周刊封面
伊朗革命卫队海上敢死队员
被两伊战火波及的油轮
随着美国轰炸机、航母和搭载陆战队员的两栖舰相继抵达波斯湾,美国施加在伊朗身上的军事压力确实不小。但回顾历史,面对这个数一数二的中东强国,美国从未想过与之全面开战,即便是30多年前双方确实在波斯湾大打出手,但也是处于严格政治指导下的“局部冲突”。美国出版的新书《火线》就披露了当年的诸多内幕,为我们了解今天的美伊博弈颇有帮助。
科威特提供机会
1986年,两伊战争进入“袭船战”阶段,伊拉克和伊朗在波斯湾相互攻击对方民船,即便第三国船只也不能幸免。此时,美国看似中立,实则偏向伊拉克,暗中削弱伊朗实力,甚至找机会“亲自动手”。当年12月,科威特请求美国保护本国油轮,考虑到美国法律禁止用军舰护送悬挂外国国旗的民船,科威特干脆让油轮重新注册并挂起美国国旗。
真可谓“瞌睡遇上枕头”,海军出身的美军参联会主席克劳立即拿出“诚实意志行动”方案,出动军舰保护盟友船只,并向两伊(主要是伊朗)展示军事实力。不过,克劳的方案遭到前线指挥官的反对,因为美舰几乎都为远洋作战设计,上面的系统能识别和摧毁远距离目标,但在狭小的波斯湾里,敌军导弹须臾之间就能击中美舰,而且高速快艇不知会从什么地方发动攻击,意味着美舰必须在几秒钟内做出生死决定,否则就要万劫不复。
但“诚实意志行动”得到总统里根支持,美国海军随即派出庞大的特遣舰队,其中10艘军舰进入波斯湾,航母则在附近的印度洋待命。情报显示,伊拉克海空军闻听美军出动后立即收敛许多,但伊朗海军和革命卫队仍保持攻击势头,他们拥有岸舰导弹、护卫舰、导弹艇及大量能布雷的渔船。根据美方交战规则,一旦美舰在海湾受伊朗武装力量攻击,印度洋上的美国航母被授权攻击伊朗海军大本营阿巴斯港。
揪住“小辫子”
1987年7月23日,美军护航行动开始,“福克斯”号巡洋舰、“基德”号驱逐舰和“克罗姆林”号护卫舰护送三艘空载油轮穿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其间,美舰侦测到伊朗霍尔木兹甘省沿岸的岸舰导弹阵地用雷达追踪自己,紧接着,伊朗两架F-4E战斗机朝美舰飞来,“基德”号迅速在12海里警戒线外锁定伊朗飞机并发出警告,伊朗战机掉头返航。当晚,船队进入巴林港,美军预警机报告,伊朗法斯岛出来一些小船,它们在护航编队预定经过的航道上转悠,不知道干什么。不管怎样,第一天行程还算顺利。
24日,护航编队继续赶路,下午经过法斯岛以西的主航道时,悬挂星条旗的科威特油轮“布里奇顿”号撞上水雷,其威力之大,连船长都被炸到天上,旁边美舰的声呐都震坏了。事发后,美军认定水雷是伊朗安放的,于是宣布今后将攻击任何在公海布雷的船舶。为了揪住对手的“小辫子”,美军连续几个月紧盯伊朗港口动静,终于,目标出现了。
9月20日晚,名为“伊朗”号的神秘货船从阿巴斯开往波斯湾主航道,美舰“杰瑞特”号悄悄跟过去,同时起飞携带夜视设备的直升机监视。机组报告,“伊朗”号甲板上有很多疑似水雷的物体。驻中东美国海军指挥官伯恩森少将下令攻击,直升机猛冲下来,用机枪扫射“伊朗”号,船员纷纷跳海,同时一枚水雷被子弹引爆,这更坚定了美军的判断。21日天一亮,美国陆战队员登上无人值守的“伊朗”号,发现水雷实物和布雷记录等文件,这下子,美国掌握舆论制高点。很快,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命令公开炸毁“伊朗”号,向德黑兰展示维护航线畅通的决心。
一边倒的海战
但伊朗没有被吓住。鉴于美国更露骨地给伊拉克“拉偏架”,甚至为替伊拉克卖油的科威特邮轮护航,1988年4月初,伊朗军方躲开美军的监视,在科威特以南的航线上布雷。4月14日,美舰“罗伯茨”号无意中闯入水雷阵,舰体被炸出大洞,里根闻讯后马上召开国家安全紧急会议,商讨报复措施。会上,克劳要求趁机彻底摧毁伊朗海军,但新任国防部长卡卢奇觉得这样做等于和伊朗全面开战,风险太大。最后,里根决定摧毁伊朗三座石油平台作为警告,但授权美国军海军,如果伊朗派军舰或飞机来救,也可以消灭它们。这时候,克劳内心盼望伊朗海军最好能“自投罗网”。
4月18日一早,美军对伊朗石油平台开火,受刺激的伊朗海军迅速出动舰艇反击。最先出发的是伊朗导弹艇“乔汉”号,它刚驶出布什尔港,就碰上拦住去路的美军巡洋舰“温赖特”号,“乔汉”号先发制人射出导弹,但被美舰施放的干扰弹引偏了,美舰随即回敬三枚导弹,将“乔汉”号送入海底。吃了亏的伊朗海军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又从阿巴斯港派出主力“萨汉德”号护卫舰和一个中队的博格哈默级炮艇去奔袭阿联酋石油平台,那上面有不少美国顾问。
发现伊朗海军的意图后,停泊在印度洋的美军航母“企业”号派出A-6、A-7攻击机拦截,在猛烈空对海打击下,“萨汉德”号和两艘炮艇被击沉,剩余炮艇逃回阿布穆萨岛。伊朗海军不肯放弃战斗,将另一艘护卫舰“萨巴兰”号开入战区,没想到美军截获了伊军的战斗命令,“萨巴兰”号一暴露,美军舰载机轮番投弹,将其淹没在硝烟中。战至晚间,美机弹药耗尽返航,伊朗海军抓住机会,用两艘拖船把伤痕累累的“萨巴兰”号拖回阿巴斯港。美军前线指挥官本想扩大战果,请求五角大楼批准打击阿巴斯港,但由于国防部长卡卢奇坐镇指挥室,克劳上将只好就此收手,顺口说了一句:“今天流的血已经够多了。”候涛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