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打赢脱贫攻坚战续写沪遵山海情
第5版:要闻 2019-06-24
三年倾囊相助,上海援黔干部让务川喝上“自来水”,道真卖出“致富菜”

打赢脱贫攻坚战续写沪遵山海情

上海市第二批援黔干部合影 图TP

钟争光解决了当地世代喝不上水的难题 毛丽君 摄

本报记者 毛丽君

上海人到遵义,会有一种熟悉感。即便是在上海路上偶遇一个说着地道上海话的遵义人也不足为奇。上世纪60年代,为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上海工业企业内迁遵义,数以万计的技术人员前往遵义,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着青春热血。2016年7月,上海第二批援黔干部21人启程赴遵。三年来,他们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奋斗。

从“望天水”到“争光水”

“每天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去背水。去晚了,山上水井里的水被别人打完了,就得等上好几个小时。家里的水,都是洗完脸洗脚,洗完脚喂猪,一点都不能浪费。”43岁的高文华是务川县红丝乡上坝村村民,许是因为从小背水的缘故,身材略显矮小。打开家里水龙头就能听见哗哗水声的日子,对于世世代代靠天喝水的上坝村村民来说,是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水怎么可能会往高处流呢?”这是藏在“高文华们”心底深处的疑问。

上坝村,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地处平均海拔1000米的山间,离村子最近的水源是山下的红丝河。险峻的山路,让生活在山里的人只能忘水兴叹。“只有站在这里,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望天水’。”上海援黔干部、务川县委副书记钟争光说。

2016年7月11日,钟争光和第二批援黔干部一同抵达遵义。第二天,他便到务川展开调研。“走了好几个乡镇,就听到一个声音——缺水。”谁会想到,生活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的人们为了喝上一口水,吃了多少苦。“只要有河,喝水有什么难的。”最初站在红丝河边的钟争光心里有几分不服气,而当用电、用油、用光伏等所有可能的方案在高成本面前败下阵来时,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对水的渴望。

“说来也巧。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挂友’(挂职干部)提到,云南在尝试应用一项新技术,不用电不用油,利用自然的势能和动能转换,能把水从低海拔地区提到高海拔地区,这让我看到了微弱的希望之光。”顺藤摸瓜,钟争光找到了上海淼汇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对周边河流水域近50年的水文监测情况分析,最终红丝河被锁定为取水的水源。“这毕竟是个科学试验工程,失败了怎么办?所以我们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2017年7月开始踩点,仅技术、施工环境、资金等方面的论证就花了7个月,2018年初,距离水源地扬程300多米的小坪村试验成功,让钟争光看到了希望。

同年8月,上坝村自然能提水人饮工程项目正式动工。一个包含了山下设备房、山顶蓄水池、管道铺排等系列工程在内的项目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便竣工验收,项目扬程739米,日提水量150立方。什么概念?整个上坝村443户1857人的生活用水和产业用水全部解决。“原则上,只要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区域,都能实现供水全覆盖,目前1500米扬程的项目正在试验中。”然而,又有几个人知道,那些几百斤重的水管,都是靠人力,一点一点抬上山的。

有了水,整个村子都活了。高文华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种烤烟,一年收入十多万元,还能照顾上学的孩子,家里装了三年的热水器终于能用了;67岁的付尚强,背了一辈子水,腰背上被水桶压破,磨出两道深深的伤疤,那个已经结了蜘蛛网的水桶,如今再也用不上了。当地人给这水取了个名字,叫“争光水”。

临走时,付尚强紧紧握住钟争光的手,神情紧张地说了几句。“他问,你们走了,水不会也没了?”一旁年纪轻些的人翻译道。听的人都笑了,而笑容背后的心酸大家都懂。

“三年援黔马上就结束了,我归心似箭,却又很舍不得,希望自己可以做更多,帮助更多的人。”站在高位水池739米扬程标识牌旁,钟争光俯瞰着这片他为之奋斗了三年的土地,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

从“五谷不分”到“卖菜书记”

“说实话,来之前我真的是五谷不分。”谁都想不到,三年的时间,曾经“五谷不分”的周灵成了黔北山沟沟里有名的“卖菜书记”。自从接下道真县委副书记的担子,散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崇山峻岭中、数以万计贫困人口的生计,便成了周灵心头记得最清楚的一本账。

要脱贫,就要想办法就近就地增收。实地走访中,周灵发现,道真的蔬菜品质好,却在深山里不为外人知。蔬菜产业,是一条适合当地的脱贫之路。赴遵义前,周灵是杨浦区商务委副主任,或许是因为工作背景的关系,他对市场和价格有着天生的敏感。“刚开始,我想的是有什么卖什么,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保底收购,激发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就开始引导农户按需种植,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主攻什么。”

事实也是如此。包菜、花菜、紫甘蓝、宝塔花菜、茄子、辣椒、秋葵……只要是地里适合种的,能卖出好价钱的,周灵带着农户们一起田间地头热火朝天地忙活开了,他深知,“品质”是道真蔬菜的市场竞争力所在,所以从育苗开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

“对标市场,我们发现,食用菌非常适合当地湿润的山区种植,并且利润高,赚钱。”于是,便有了食用菌产业园。在三桥镇,79个食用菌大棚已经投入使用,更多的大棚正在加紧建设中。据食用菌园区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一个标准棚可容纳1万个菌棒,两年种三季,一个生长周期内,一个菌棒可产2斤菌菇,按4块钱一斤计算,一个标准棚一年的产值可达12万元左右。“我们这个示范园规划将建236个棚,如今很多人都在排队申请,供不应求。”

同时,打开市场对于产业链发展尤为重要。在周灵的努力下,道真的蔬菜从菜场卖到了超市,走向更加多元的市场终端。“过程很曲折,所幸结果是好的。”说起当年为了进超市,被到处“踢皮球”的经历,周灵一笑而过,可这笑容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我还记得,第一次看着9.6米的大卡车把10吨蔬菜送往重庆时的那一幕,心情真的很复杂。”

三年时间,这片山地可谓物尽其用:海拔高于800米的地方,主攻夏凉菜和食用菌,低于800米,则是春秋季菜的主产区。“我们不是帮他们做,而是带着他们做,种植、流通、包装、销售,通过全流程的参与,让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知道,每一个环节都能增收。要转变他们靠天收的观念,加强管理同时开拓市场。”走得多了,周灵被当地农户亲切地称为“卖菜书记”,而这个“卖菜书记”唯一希望的,就是在自己离开后,这里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思维可以留下,成为当地人持续增收的渠道。

2018年,周灵交上了一本道真县脱贫“账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过去一年脱贫人口的详细信息。8129人,年均人收入6000余元,每个人种了什么、赚了多少钱,悉数在册,“账本”上的很多人,周灵都能叫上名字。在随机抽样的验收中,被抽中的11个回访对象的情况,和“账本”上丝毫不差。

从“黔女入沪”到“全家脱贫”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两个“红色血脉相连”的城市,正续写着深厚的“山海情缘”。地处遵义市西北部的汇川区,有一个“国字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前期的规划建设到后续的招商引资,这里都透着浓浓的“上海范儿”。作为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汇川区委常委、副区长,援黔干部季稼桦眼看着当年的一片荒地慢慢崛起。

“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按照上海标准把园区建起来。后来发现,‘上海模式’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发展实际。”面对着规模效应初显的临港科技城、漕河泾科创绿洲园区,季稼桦说,“上海元素、遵义特色”才是摸着遵义脉搏的发展模式。利用遵义的优势资源,园区先后与联合利华、光明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未来这里将成为引领遵义新一轮产业经济发展驱动力。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推动遵义当地就业扶贫的项目中,“黔女入沪”备受关注。这一项目的初衷是将上海需求较大的家政服务市场和遵义当地合适的劳动力人群相匹配。作为首批入沪从事家政服务的“黔女”代表,舒继兰凭借自身的努力月收入可达万元,并带动不少同乡入沪就业,被评选为“家政就业带头人”。

“我们说的家政,并不是保姆,而是包括护理、育婴、保洁、老年护理等广义的家政服务行业。”援黔干部、遵义商务局副局长包闻杰说,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如今“黔女入沪”已经成为遵义劳务输出的一个代名词,涉及的人员更多,覆盖面也更广,惠及更多的家庭。“通过组织有效的培训,向周边省市、珠三角、长三角输送劳力,今年可能会出现井喷。”

与此同时,作为就业扶贫的另一重大举措,“沪遵劳务直通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2018年,遵义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8428人,其中省内就业1.8万人,在上海稳定就业382人,在东部其他省份稳定就业7263人,几乎每一个就业人口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

“三年来,我们行进在黔北的红色热土上,奋战在黔北这片脱贫攻坚的大山中,根植在黔北这片绿色大地里,如今遵义的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我们也算不辱使命。”第二批援黔干部联络组组长,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忠兴饱含深情地说。在两批上海援黔干部的努力下,遵义市下辖的贫困县今年将有望全部脱贫,而这些借由脱贫攻坚在遵义落地生根的项目、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带着一批又一批上海援黔干部的情谊,持续为遵义的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如此说来,脱贫仅仅是个开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