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莉容谦和亲切的笑容是很多孩子最宝贵的童年记忆
“从事宋庆龄的事业,就要有宋庆龄那样的爱心。”教育部昨天公布2019“十大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宋庆龄学校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园长封莉容获此殊荣。
从教近40年,封莉容坚守宋庆龄的大爱情怀和“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点燃心灯。在她的头上顶着许多头衔,但她说,在所有“头衔”当中,最喜欢“老师”这个称呼。“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能与大家互相切磋、一起进步是我们共同的缘分和福分。”
一声问候如沐春风
曾有人问封莉容,怎样理解“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她回答,就是要把内心的爱和美好传递给每个孩子。“当孩子眼睛亮亮的,就知道他一直被爱着。只有这样,他们的状态是放松的,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这样的孩子是潜力无限的。”她将这种爱和美好,化在最平凡的行动之中。
在学生们眼里,封莉容是那个每个清晨都会准时出现在校舍走廊尽头的校长,那一句伴随着笑容的“早上好”如沐春风,拂去酷暑烈日、风雨严寒,成为最熟悉也是最难忘的童年记忆。宋庆龄学校高二学生王曦皙说,他是小学五年级转入宋庆龄学校的。“记忆里,封校长几乎天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标志性的90度鞠躬。她会一直在校门口,直到和全校1000多名学生说完‘早上好’。”
在学生们眼里,封莉容也是幼儿园、小学、初中毕业典礼上会站上一个多小时,亲手为1000多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的校长。她的一声“你好”、一个鞠躬礼,意味着学生告别一段学程,开启一个新的起点。封莉容认为:“要孩子们对学校有眷恋、对老师有感恩、对未来有憧憬,是需要一点‘郑重’的感觉的。”
亲切、真诚、谦卑,是采访中记者听到师生们对封莉容评价最多的形容词。“传递这份谦卑和真诚,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在接纳的过程中,学会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从不放弃任何学生
“在一群孩子中,老师的心里要能够允许有的走得快一点,有的走得慢一点,而且一直要相信今天走得慢的不是一生的慢,因为你的包容、你的相信,他的步伐可能会越来越快。”封莉容常说,这种宽容保护了孩子的天性,也给了他们空间去成长,孩子从成年人身上感悟包容,也让他能在未来包容亲人、伴侣、团队伙伴甚至陌生人。每一年,宋庆龄学校小学部的班级都会全部拆散打乱,根据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大小、个性特点等重新分班。封莉容要求,每位交班老师要写下每个学生的五大优点帮助继任者更了解学生。“交班手册里绝不能出现缺点。对孩子来说,缺点不该被定格,成年人都有可能改进缺点,更不用说正在成长的孩子。”
“封校长胸怀大爱,几乎可以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国际中学部数学老师张宇翔是2017年才到宋庆龄学校教书的。刚入职时,封莉容就交给他一个任务:带教几位“偏科”的学生。这几位学生或音乐有专长或美术有天赋,但数学、物理等理科却较为薄弱,几度踩了分数红线。“封校长却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因此,她把学生交给我时,建议我不妨把数学课上成‘兴趣课’,分数只是其次的,激发学生兴趣才最为重要。”
办学融入家国情怀
1983年,封莉容成为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副园长,1991年她牵头创办宋庆龄幼儿园并担任园长,2010年开始担任宋庆龄学校校长……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宋庆龄教育事业,并在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多元文化融合教育等方面创新探索、积极实践。
翻看宋庆龄学校的校历,会被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古诗吟诵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所吸引。“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情怀,我们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活动,引导孩子们过好中国节、做好中国人,这种记忆将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封莉容说,“孩子们的中国情在这一个个活动中被积淀下来,丰满起来,这也将成为他们与世界对话的基础。”
2018年9月,宋庆龄学校迎来了建校以来的首批高中生。“高中部是多元文化融合教育的延伸探索,一定要有中国根,让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中得到分享。”在封莉容和学校班子的努力下,宋庆龄学校已经成为“华文教育示范基地”、上海首批“沪港澳青少年交流实习基地”,多元文化融合教育之花硕果初显。
封莉容说,近40年来,她很庆幸自己拥有一份如此充满幸福的事业,每一份付出都让她收获着满满的爱。“用爱指引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这是我的初心使命。”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