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雪山一角(摄影) “忘记”也是美德 健走西湖 彭鹏之廉 我们的心,为祖国燃起 小馄饨
第21版:夜光杯 2019-10-11

我们的心,为祖国燃起

叶良骏

新中国七十华诞,满街飘扬的国旗,映着蓝天白云,红得令人热血沸腾。这30多年来,我常去全国各地讲课,参加过上千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国旗升起时,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感动。

31年前,我应邀去四川讲课,听说有所山区小学,师生从没机会听报告,我决定去。第二天一早,坐了两小时车,四十分钟小木船,到了山脚下。抬头望,云雾缭绕的房子似隐似现,我一个人沿着台阶往上爬,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这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一看,只有两间泥墙草屋。走进去,二十几个孩子坐在石块上,两个人合看一本书,用树枝在地上写字。老师站在前面,用水在锅底灰抹黑的石板上板书,桌上只有半截粉笔。我震惊地看着这一切,不知该说些什么。

师生七嘴八舌地喊:“老师好,欢迎老师!”个个脸上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他们请我参加升旗仪式。屋外,一根笔直的毛竹牢牢地嵌在石缝里,两个孩子手捧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国旗。老师一挥手,国旗展开,慢慢地升上去,升上去,在风中飘起,一抹鲜红照亮了整座大山。我们一起高唱国歌,歌声在山谷引起热烈的回声,好像千万人聚在一起吐露心声,“前进,前进,前进,进!”站在国旗下,孩子们跟着我一遍遍地喊:“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大山不停地发出轰鸣:“中国人!不得了!了不得!”孩子们赤着脚,身上穿着破衣服,他们的学校没有一件像样的配置,但孩子们纯净的目光里一片灿烂。我忍了好久的泪,终于流了下来,但我的心里,一股巨大的力量汹涌澎湃。我坚信,国旗每天升起的小山村里,伴着不断传出的朗朗书声,一切都会改变,明天一定会变得美好!

23年前,我去阿坝州漩口中学。终年翠绿的赵公山下,滔滔不息的岷江围绕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甜甜的花香,两千多名师生席地而坐。面对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国旗,我听着刷刷的写字声,望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激动地朗诵起殷夫的诗:“革命就是流血牺牲,就是在刀枪下奔走!我无悔,看,那天上的红霞旖旎!”全场一起演绎烈士的豪情:“我们的心哟,为祖国燃起,燃起!”阳光下,国旗越发鲜艳了。

2010年,我去当年的地震遗址,才知道漩口中学已于2006年迁至汶川,改名为映秀中学。那所美丽的学校正在震中,满操场的笑脸已不知去向,当年孩子们的邀请:“叶老师,欢迎你再来!”还回响在耳边,现在只有刺骨的寒风在废墟上呜咽。

我不忍离去,注视着地上残留的横平竖直小圆点,那里曾站过一个个青春的生命;停摆的时钟,永远停在14时28分;横倒的教学楼旁,散落着布片、铅笔盒……忽然,我看到了歪斜的楼房上,有一根旗杆,依然笔直地挺立着,上面飘动着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坚守在校园,在令人心悸的荒芜中,为孩子们奏起希望之歌!

七十年来,我们从来都是信心百倍。那个山村小学早已有了明亮的教室,映秀中学也已易地再建,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我们前行。我一次又一次站在国旗下,望着孩子们动人的笑脸,用全部的热情高喊,祖国啊,我们的心,为你燃起,燃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