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雪山一角(摄影) “忘记”也是美德 健走西湖 彭鹏之廉 我们的心,为祖国燃起 小馄饨
第21版:夜光杯 2019-10-11

彭鹏之廉

米 舒

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位清官在民间的声誉如雷轰鸣,后来这几位清官都成了公案小说中的主角,如包拯被写入《陈州放粮》《狸猫换太子》,海瑞被写入《大红袍》。另有一位清官彭鹏被写入《彭公案》,其名改为彭朋。据史载,彭鹏一生公正廉洁,是康熙时五大清官之一。

彭鹏字古愚,号无山。莆田小横塘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就读于宝树庵,在顺治十一年应学使者试,得第一,是年21岁。他25岁中了举人,其时正逢“三藩之乱”,吴三桂闻彭鹏之贤名,派人相邀,彭鹏力辞。后耿精忠又欲揽其为官,彭鹏托病不就,耿精忠派人来查,他以利器锥破牙龈,佯装吐血之状。彭鹏在乡间兴修水利,设粥厂济民,并兴教办学。

康熙二十三年,49岁的彭鹏被任命为三河知县,他骑马在雨中上任,至东门已浑身湿透,住宿之处甚简陋,无蚊帐,饱受蚊咬之苦。彭鹏虽为小官,但他一上任,就敢于大刀阔斧整治吏政,轻徭薄税,拘禁恶人。当地有旗人横行不法,彭鹏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并昭雪冤狱。三河街头有一内侍打扮者,自称为皇帝放鹰者,四处敲诈勒索,差役不敢办,彭鹏闻之,乔装改扮,终于查得此人真实身份,他命人痛打其一百鞭子。三河县内有盗贼,彭鹏轻骑擒之,将其关入牢房。故彭鹏之威,远近闻名。

彭鹏性耿直,不畏权势,对官场之圆滑,深恶痛绝。他遇事先论是非曲直,屡遭上级同僚攻击,几经贬黜,却知难不退,当地百姓称其“彭青天”。

康熙查访,闻彭鹏刚正廉洁,乃赐其黄金百两,说:“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彭鹏将所得赏金用于修建县学,自己仍布衣旧袍为民请命,他在《木兰笔约》中勉励自己“骨鲠成性,下笔为文,绝不作媚世语。”

由于彭鹏为官,不惧官场关系网根深蒂固,执意秉公执法,遭许三礼参劾,虽“查无实据”,仍“降二级留任”,继而又“降十三级调用”。但一年后在官吏考核中,彭鹏官声仍为第一,康熙赐“金奖廉”,授其工科给事中。

彭鹏在顺天府任上,发现乡试中主考官徐倬与副考官彭殿元串通作弊,立即上书奏报。不料这两位考官各有过硬后台,经调查后的结论:“查无此事。”有大臣趁机弹劾彭鹏诬告。不服气的彭鹏当即上朝奏道:“臣言若妄,请劈臣头,半悬国门,半悬顺天府学。”不少大臣认为彭鹏此言狂妄不敬,应撤职查办,幸亏康熙力排众议,罢免了两位考官之职。

康熙三十二年,彭鹏闻关中大旱,当地查实蝗灾肆虐,便一日三份奏章,弹劾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长官不恤民情,还细列南阳、磁州、泾阳等州官、县官之劣迹。在彭鹏看来,他既然为百姓办事,就应“为儒食贫,为吏清白”,决不能做一个官官相护的老好人。

由于彭鹏屡屡开罪权贵,终于被挤出京城官场。彭鹏出任贵州按察使,后巡抚广西,他在任地方官时,依旧秉承“为民代言”的志向,上奏弹劾各地贪官,下为百姓轻徭减税,并举荐人才,开仓赈灾,亲审冤狱,开释无罪受诬者百余人。后任广东巡抚时,当地连日暴雨,彭鹏开仓廪赈灾,他还拒收私派银子十万两,面对那些扰民、残民、害民的官吏绝不放过,深得当地百姓拥戴。

康熙四十三年,69岁的彭鹏积劳成疾,卒于广东住所。其作品有《古愚心言》八卷等著作,他为当年读书处宝树庵写的一副对联:“春来万树尽飞花,问宝树主人此日散花多少;寺对群山皆碧草,叹无山居士随缘小草着忙。”仿佛在告诉后人,他的一生都在为百姓奔波代言。至今仍为乡人旅客所赞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