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松江原副区长陈小锋涉嫌受贿等被起诉 中国船舶工业物资华东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凤祥涉嫌受贿挪用公款被逮捕 女孩被老化玻璃钢护栏扎伤手 若司机逃避将用GPS定位查实 40多辆货车旧车贴新牌,可疑! 听书品茶5元钱 古镇生活慢慢嚼
第8版:社会新闻 2019-10-11

听书品茶5元钱 古镇生活慢慢嚼

书场客满 本报记者 萧君玮 摄

扫码看视频

5元钱,在2019年的上海能做什么?一顿早点、一张单程地铁票……忙碌或许限制了你我的想象力。

在嘉定南翔古镇上,有一处好地方:只要花上5元钱,就能坐进古香古色的私家园林小楼,品一杯清茶,听评弹艺人演绎一段精彩故事,度过一下午悠闲时光。在这间槎溪书场里,淡淡的书韵茶香,总让人忆起悠然自得的江南古镇生活。

古镇老街的中心位置,有一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二层仿古建筑,这里便是槎溪书场。上午11时,距开演还有2小时,已有不少听客陆续赶来。他们熟门熟路地购票上楼,从茶桶里取出袋泡茶,在紫砂杯里泡上热水,惬意地坐在仿红木靠椅上,等待开场。

书场曾是上海曲艺演出的重要场所,是不少人钟爱的娱乐休闲之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翔镇上有两家书场。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电视的普及,两家书场相继关闭。2011年,古镇老街升级改造,书场被纳入重塑古镇文化的元素之一而重新开业,并以南翔镇古名“槎溪”命名。

书场重开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演出场地三面是数十扇花式木格长窗,屋顶横梁上悬挂着精致的宫灯,窗外便是江南古典园林檀园的水榭楼台。在古建筑里开一家现代化经营的书场,古典的环境与高雅的评弹艺术相匹配,让很多同行望尘莫及,吸引了众多听客前来。

采访这天恰好赶上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两位名角徐惠新、周红弹唱代表作《秋海棠》,二人说噱弹唱功夫了得,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台下连过道加座都坐满了人。

“有南翔镇给的政府补贴,5块钱就能听书品茶,有人形容我们是‘最低的消费,高档的享受’。”槎溪书场负责人张永福说,听客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最大的有九十多岁,物质贫乏的年代,评弹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现在很多人把书场当成了第二个“家”,有人每天来听书就像“来上班”,“有好书听,麻将也不搓了,身体也健康了”。

按老一代传下的规矩,槎溪书场除了小年夜、大年夜不开,大年初一就要营业了。一年差不多360天,下午1点到3点准时开演,一档书连载十五天。不少听客住在市区浦东、杨浦、静安等处,还有人每天从江苏太仓赶来,这些上了年纪的听客像现在年轻人追剧一样,被每一天上演的故事悬念勾住,第二天准时来听“下回分解”。

拥有105个固定座位的槎溪书场,去年日均上座率达到126人次,最多的一天有189人。

为何小小书场竟有如此吸引力?亲身体验便知一二:偌大的书场闻不到一丝烟味,卫生间就在舞台旁边,也没有异味,供应茶水的紫砂杯每天消毒;没人吃瓜子,大热天不见人打赤膊、穿拖鞋,中场休息不吵闹,散场了,地面依旧整洁。

“这就是我们书场定下的管理规定”。张永福得意地指给记者看,他们被评为上海市五星书场的铜牌高高挂在墙上,“江浙沪一带有名的评弹艺人都愿意到我们书场来。”琴瑟悠扬、茶香飘溢已然成为这个千年古镇的一道风景。

本报记者李若楠 萧君玮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