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41成员城市共商一体化 赝品如何进入大学博物馆 街头艺术 法治,让长三角群星璀璨
第4版:要闻 2019-10-16

法治,让长三角群星璀璨

孙绍波画

姚丽萍

夜色里,俯瞰长三角城市群,在超过2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周边五大都市圈,仿佛群星灿烂,散发出流光溢彩的璀璨光芒,昭示着繁华与繁荣的磅礴气象。

一切繁华,皆有由来。作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城市群之间协同区域治理,离不开立法先行的高质量制度供给。今天,长三角三省一市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大幕。

长三角,究竟是怎样的地方?汉语词汇里,有个非常特别的词——江南。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美好风物和繁荣富庶相得益彰的诗意表达,蕴含着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

长三角,大部区域就在江南。如果用一句最流行的话来概括长三角区域自古以来就认同的发展方式,这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以生态文明为先导的高质量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制度供给,也正始于环境立法合作。2014年,由上海提议、组织,苏浙皖沪四地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的制度化,实现我国区域立法协作“零的突破”。目前,这一合作已转入水污染防治领域,已建立四地法制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去年,首次实施了长三角区域水源地和大气执法互督互学。今年,聚焦区域联防联控,上海将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完善协作机制,强化联合行动,深入推进秋冬治污攻坚、流域协同治理、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环境信用联合奖惩、临界市县区生态环境协作互联互通,合力推动绿色生态长三角建设。

想想看,曾经雾霾高发的秋冬时节,因为区域合作制度化的环保联防联控,从太湖流域经黄浦江到长江口,一江澄澈,天高云淡——这,就是江南,就是江河湖海对长三角一体化协同环境保护的褒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申城所有环保大事件,从烟花爆竹依法“零燃放”到生活垃圾分类,所有法定规范的创立,无不得到长三角“他山之石”的启迪;同时,上海先行先试的创制性立法,也被长三角城市所借鉴。

制度供给,互通有无,协同合作,不仅在于环境保护。从全球看,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影响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长三角,要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三省一市立法“手拉手”。

法治,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不仅表现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地方立法,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需积极谋划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供给。去年11月22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23日下午江苏和安徽两省人大常委会、30日下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也先后通过同样决定。一个区域内,各省级人大同步作出支持和保障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事项决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手拉手”用“一个声音”说“要紧事”,正是四份决定传递出的鲜明信号。这四份决定,创新制度供给,着眼于长三角在区域治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产业升级等诸多利益和发展上的共性需求,深化立法协同。这样的创新实践,为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而在用“一个声音”说“要紧事”之前,沪浙苏皖四地立法协同会议已在沪“头脑风暴”。这个源自创新的立法机制,开拓了视野,找准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的制度需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推进长三角区域立法协作,进而以立法引领、推动、保障长三角继续在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

一种共识是,未来,长三角区域立法协作是横向立法协调,不仅表现为一种共同的立法行为,更多的是地方立法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而无论何种方式,源自创新的长三角一体化立法协同机制,指向的远大目标是——法治,让长三角星光璀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