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智慧快餐 我和诗瓷 克家先生以诗教我 品蟹赏菊问蟹乡 源深流长 形端表正 德财师傅 煤球卡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0-27

我和诗瓷

殷 刚

我很早就喜欢喝茶,从各地的绿茶喝到各种红茶、乌龙、铁观音、普洱等等,使用过的器具从普通茶杯到紫砂壶、瓷茶壶,简单的、复杂的基本都尝试过,每一种也都能品出些不同的感觉。但喝茶终究还是离不开心境,心如静水,才有可能泡出最甘醇的茶,令人荡气回肠。

这些年在各种茶水的滋养之下,虽说也写了不少的诗,但满意的不多,得意之作更少。承蒙景德镇好友们的抬爱,一直想帮我做一些诗和瓷的艺术融合,我也觉得这样的再创造非常有意思,从泥胎入炉、再经历水与火的高温,到最后成品,亭亭玉立于案头,像极了我们的宿命,从懵懂少年到壮年再到耄耋老者,难免会有种种历练,也会有许多奇妙的蜕变,犹如凤凰涅槃。

在众多的茶具中,我独爱白瓷,简单干净,釉色柔润,纯洁而通透,如质朴的青春,如人之初,又像难以捕捉的灵光乍现,像只能偶遇的神来之笔。

当笔尖轻轻划过细腻的釉面,留下潮湿的印记,又经烈火反复煅烧,破茧成蝶的字句横空出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之旅,愉悦至极又畅快淋漓。洁白的瓷器上一行诗句落款处再配上一方古朴的朱砂红印,精气神十足。

对于整套瓷器的外包装,有朋友建议用贵重的红木、也有建议普通的纸盒,可我觉得这些都配不上纯之又纯的白瓷。反复比较多种材料和样式,斟酌之后,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选用竹片和本色亚麻的搭配,贴切、内敛不张扬,又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诗与瓷的自然本质。

趁此机会也正好回顾了一下我的诗生涯。如上所说,这些年确实写了很多诗,但自己满意的诗还真的不多,印象中出过一期十九首的选集,有些句子还可以看看,烂熟于心的最多只有六七首,而充满生机的数字“七”为经中少阳,倒也是我一直喜欢的号码,于是有了“197”套的限量。一番心血,用以自勉。诗为茶,瓷为器,岁月炮制,以为诗瓷。他日,借命运之手,倘若这些洁白的诗瓷能够遇见你,请善待她。相遇不易,彼此珍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