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世纪,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物进展:X射线、抗生素、无创影像、基因工程等,并不是来自所谓的大科学计划,而是个人的努力。”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主席罗杰·科恩伯格的开场白有些出乎意料。他呼吁大家能更多关注“小科学”。
果不其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在圆桌对话环节“站”了出来。“当然,最初的想法一定是一两个人碰撞出的。但我们所说的‘大科学计划’,更多是指的大工具、大设备。例如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拥有十亿美元规模的投入。它能带我们了解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也为天文学带来了变革。这是个人乃至单个实验室无法完成的。”
今天上午,滴水湖畔的思想激荡仍在继续,多位国内外战略科学家在“未来国际大科学”论坛中,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记者在论坛里目睹了一场有意思的“神仙打架”。显然,圆桌对话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意犹未尽的两人在“中场休息”里面对面交流了起来。
你听说过“国际大科学”计划吗?2003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可这也是罗杰·科恩伯格“点名”提出质疑的。“现在也有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或许我们能用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经费,取得同样的效果。”怎样的大科学项目才有意义?他越说越严肃。
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哈里斯·李文则把论坛焦点重新“拉”回了国际大科学计划本身。他带来的是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也被称作“生物学登月计划”,在哈里斯·李文看来,它能改善我们的世界,可能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生态经济。
“大科学”怎么能少了中国的身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为与会嘉宾介绍了由“一体两翼”组成的中国脑科学计划,还带来了“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合作计划。“这是了解人类行为和脑部疾病神经回路机制的必要步骤。”蒲慕明说。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