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彩色雨仿佛“长”在头上 过去看罗马  未来看上海
第16版:文体新闻 2019-11-08

过去看罗马 未来看上海

随意大利零重力舞团艺术总监观中国大戏院

《达芬奇》剧照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比利时魔术师劳伦·皮隆

有89年历史的中国大戏院昨天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参观者——意大利零重力舞团的艺术总监埃米里亚诺·佩里萨利(见右上图),从欧洲文化的摇篮来到海纳百川的上海,一窥中国剧场与东方戏剧的底蕴后,他感叹道:“我所居住的罗马代表的是过去,上海才是未来。”

探索剧场幕后

埃米里亚诺走进剧场时,正值一档评弹节目彩排,看到演员一个人在台上说噱弹唱,他情不自禁掏出手机录下了这段画面。评弹不同于其他戏曲艺术,没有武戏,千变万化就靠一张嘴、一双手和一把折扇。埃米里亚诺惊喜地指了指二楼三楼说:“剧场内的木质结构营造了良好的声场,评弹演员的手势也和我们西方戏剧里不一样,给了观众很多想象的空间。”

中国大戏院总经理李桂萍在一旁为他介绍,剧场1930年建成开业,曾是上海四大京剧舞台之一,上世纪40年代中期,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许多京剧名角在此登台献艺,可以说戏曲演出一直是中国大戏院的底色。

剧场的莲花穹顶让埃米里亚诺感到惊艳,仰头看去,两层共32瓣花瓣构成的盛开莲花发出暖色光芒。待到彩排结束,他放下背包,一个箭步走上台,绕到侧台观察舞台的层高。“这个剧场太完美了!”埃米里亚诺赞叹道。

期待委约合作

听说意大利导演罗密欧·卡斯特鲁奇的《不可自理的生活》曾在这里上演,埃米里亚诺瞪大了眼睛,对李桂萍说:“你们可真敢演!”如此先锋与实验的作品来自2018年的剧场开幕演出季暨国际戏剧邀请展,那时剧场经过6年修旧如旧的风貌性修复重新开台,请来田沁鑫任艺术总监,挑选了多部国内外戏剧佳作上演。一串串剧目名让埃米里亚诺对中国大戏院刮目相看。他说:“一个剧场上演的剧目一定程度上会塑造出这个剧场的形象,中国大戏院非常明白西方戏剧舞台的走向。”

作为舞团的艺术总监,埃米里亚诺向李桂萍推荐了几部适合在这里上演的作品,例如带有巴洛克时期音乐特色的《咏叹调》,又比如将在明年意大利著名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诞辰100周年时上演的新作品《费里尼的梦》。不过,他补充道:“舞蹈只是我们团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还有丰富的戏剧、音乐剧、户外演出作品,我最希望的还是能和上海共同委约创作一部新剧目。”本报记者 赵玥

手记

上海通

相比其他演出结束后就匆匆回国的艺术家而言,埃米里亚诺这次艺术节之旅可算是深度游。他的叔叔老维在中国生活了15年,负责舞团在中国的巡演,趁着演出后的休息日,他专程到老维在昆山的家里住了2天,回沪后还赶了趟进博会的热闹。

从牛庄路的中国大戏院走出,埃米里亚诺表示要到南京路步行街买点纪念品。记者随行充当翻译,本想为他带路找几家老字号逛逛,他连手机导航都不用看就径自走到了繁华的街市中,挑选的商店也让人暗自惊叹,他是不是提前做过功课?

这趟回国的行李箱里,塞满了埃米里亚诺带给家人的礼物。他给太太买了一件旗袍,喜庆的中国红里绣着龙凤呈祥的纹样。小儿子喜欢中国功夫,他便给3个孩子一人买了一套唐装,还给自己买了上好的茶叶。正如他从不担心中国观众理解不了自己的作品一样,文化背景不同并不会阻碍情感的沟通。待到埃米里亚诺的家人收到这些来自上海的礼物,想必也会对上海这座城增添许多亲切感。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